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检测红景天苷对自然衰老小鼠模型不同器官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过氧化脂质水平的影响,探索红景天苷在老龄动物体内可能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剂量(0.2g/kg和1.0g/kg)的红景天苷给16月龄自然衰老小鼠灌胃60d后,检测小鼠血清、心脏、肝脏、肾脏和大脑等各器官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及过氧化脂质和脂褐素的水平。以人参皂苷为阳性药物。结果与未加药对照组相比,红景天苷高剂量给药组自然衰老小鼠的血清、心脏、肝脏及肾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而血清、肝脏、肾脏中过氧化脂质水平显著下降。该高剂量给药组自然衰老小鼠的心脏、肝脏、肾脏和大脑中脂褐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其中尤以大脑中的脂褐素水平降低最为显著。此外,高剂量红景天苷给药组小鼠的肾脏和大脑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结论红景天苷能够有效提高自然衰老小鼠体内不同器官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并且降低过氧化脂质和脂褐素水平,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不同脏器组织对药物的反应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力达霉素导致DNA损伤后所诱导的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活力的影响;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观察细胞衰老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以及γ-H2AX蛋白表达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技术观察p53和p2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较低浓度(低于0.1 nmol.L-1)力达霉素能够抑制2BS细胞增殖,诱导β-半乳糖苷酶染色率显著升高和G2/M期阻滞,并使DNA损伤相关的γ-H2AX蛋白以及p53和p21蛋白表达升高。红景天苷能够显著干预力达霉素诱导的上述细胞衰老样表型及相关分子信号变化。结论:红景天苷能够抑制基因毒药物所致DNA损伤及其诱导的细胞衰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和还原活性评价实验,研究藏药雪灵芝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部分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回流提取雪灵芝粉末,浓缩的乙醇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各部分分别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法,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磺酸-6)二铵盐(ABTS)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分别测定各部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结果:雪灵芝醇提物的4个萃取部分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其中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分清除DPPH·,ABTS+·及还原Fe3+的能力均比二氯甲烷与石油醚部分强。结论:雪灵芝提取物清除能力与提取物样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极性较大的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的抗氧化活性及还原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哇巴因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初步探索相关作用机制。方法联合使用ATP检测系统及海马生化分析仪检测哇巴因作用后细胞内ATP水平及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变化;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哇巴因对MCF7细胞葡萄糖吸收水平的影响;使用AMPK活性检测探针检测AMPK活性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初步检测哇巴因对MCF7细胞内相关激酶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哇巴因能够时间依赖性地降低MCF7细胞内ATP水平,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线粒体呼吸作用,同时25~50 nmol/L的哇巴因作用24 h后能够促进葡萄糖吸收。该化合物可激活AMPK活性,在12 h表现出最佳活性。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证实哇巴因能够升高AMPK和底物蛋白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磷酸化水平,抑制Na+/K+-ATP酶α1亚型(NKAα1)的表达。结论哇巴因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呼吸作用,促进糖酵解。哇巴因对肿瘤代谢的影响可能与其调控AMPK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