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发生于腹部的疼痛,作为疾病的一个症状,可见于内科、外科和妇科多种疾病,多是腹腔脏器本身病变,但也可能是全身其他脏器病变的反应。医圣张仲景对腹部痛证的论治甚为精辟,验之临床,能起大病,每多奇效。《伤寒杂病论》原著虽已失传,但仍可从《伤寒论》、《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2.
柴芷散偏汤治疗偏头痛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河水 《光明中医》2002,17(6):45-45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 1 995年 5月~ 2 0 0 1年 4月笔者采用自拟柴芷散偏汤治疗偏头痛 1 50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依据《现代疼痛学》国际头痛学会和头痛分类委员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选择病例。1 2 一般资料1 5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年龄在1 8~ 65岁之间 ;其中男 55例 ,女 95例 ;病程最长 2 0余年 ,最短时间半年。2 治疗方法自拟柴芷散偏汤 :柴胡 1 5g、白芷 1 5g、川芎 3 0g、黄芩 1 0g、知母 1 0g、藁本 1 0g、羌活 1 0g、细辛 3g、葛根 3 0g、白芍 3 0g、甘草 1 0g…  相似文献   
3.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1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于 1 995年 3月至 2 0 0 1年 2月运用自拟“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 1 58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 993 )中的急性囊炎诊断标准。 1 58例病人中 ,男 62例 ,女 96例 ;年龄 2 3~ 72岁 ,平均 46 3岁 ;病史 3天至1 8天 ;其中 1 0 6例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占67 0 9% ,57例有胆囊结石 ,占 3 6 0 8%。2 治疗方法大柴胡汤加减方药组成 :柴胡 1 2~ 1 8g ,大黄 9~ 1 8g ,白芍 1 0~ 3 0g ,枳实 9g ,黄芩 1 0g ,半夏 1 0g,郁金 1 0g,木香 1 0g ,…  相似文献   
4.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非特异性和多发性关节炎 ,它是全身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组织病变的局部表现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136例 ,疗效观察近期控制 5 0例 (36 76 % ) ,显效 70例 (5 1 4 7% ) ,有效 12例 (8 82 % ) ,总有效率 97 0 6 %。  相似文献   
5.
金钱柴芍汤治疗急性胆囊炎1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178例,其中男76例,女102例;年龄26~75岁,平均45.5岁;112例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81例伴有胆囊结石。本组病例的诊断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中的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①持续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或伴右肩胛区疼痛。②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或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③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或缓解交替的特点。④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⑤B超检查可见胆囊增大,壁增厚,囊内模糊或有结石。治疗方法治则:疏肝利胆、清利湿热,兼以化石。方药:金钱柴芍汤。…  相似文献   
6.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7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272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204例;年龄20~30岁24例,31~40岁136例,41~50岁92例,50岁以上20例;病程最长12年,最短2个月。诊断标准: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提出的标准。晨僵至少1h(≥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6周)。④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刀侧入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47例应用针刀后入路法治疗,观察组患者48例应用针刀侧入路法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左、右两侧椎动脉及基地动脉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搏动指数(PI)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水平变化,依据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检测两组患者的评估量表(ESCV).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右两侧椎动脉、基底动脉Vm、PSV、EDV水平及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RI、P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侧入路能有效提升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供血,缓解患者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8.
9.
自 1998年至 2 0 0 2年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痹证 2 4 4例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2 4 4例中 ,男性 10 0例 ,女性 14 4例 ,年龄 15~ 6 0岁 ,青壮年最多 ,按职业分 ,工人 94例 ,干部 81例 ,农民 5 7例 ,学生 12例。病史最长 15年 ,最短 6个月。临床辨证分型和治疗 :行痹 :肢体关节疼痛 ,游走不定 ,多见于腕、肘、踝、膝等关节 ,屈伸不利或伴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 ,脉浮。治宜祛风活血 ,散寒除湿。防风汤加减 :防风2 0 g ,羌独活各 10g,秦艽 3g ,当归 2 0 g ,川芎 10g,白芍 2 0 g ,威灵仙 15g等。痛痹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 ,遇热则减…  相似文献   
10.
田河水 《西部中医药》2007,20(12):32-32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自1999年6月至2006年11月,笔者采用自拟柴芷散偏汤治疗偏头痛2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