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蛭口服液对高血压病血液流变学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制剂黄蛭口服液(由大黄、水蛭、牛蒡子等组成),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左心室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显效17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左心室各项指标也有明显改善。结论:黄蛭口服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对左室肥厚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及病变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1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T3、T4、rT3、TSH、FT3、FT4)水平,与正常组比较。结果:心力衰竭患者T3、T4、TSH、FT3、FT4下降,rT3升高,与正常组比较,T3、TSH、FT3、FT4、rT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病情越重,T3、T4、TSH、FT3、FT4越低,rT3越高;病情好转,T3、T4、TSH、FT3、FT4回升,rT3下降。痰热壅肺组、心功能1级组T3、T4、TSH、FT3、FT值最高,而rT3值最低;阳气虚脱组、心功能4级组T3、T4、TSH、FT3、FT4值最低。而rT3值最高。心功能1、2级多见于痰热壅肺型,心功能4级多见于阳气虚脱型。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病情变化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草泻心汤之主症,常被历代文献总结为"痞、满、硬、肠鸣、下利、干呕、心烦不得安"等,均为胃虚夹邪之证,而甘草泻心汤作为治疗寒热错杂之痞症方证之一,历代各著名医家对遣此方均有各自的独到见解.甘草泻心汤方证为中焦虚弱,通过重用甘草以建中州,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临床,如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复发性口腔溃疡、失眠等辨证属甘草泻心汤方...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胆固醇水平与中医辨证及病变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胆固醇水平与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及病变的关系.方法:检测152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水平,与正常组比较.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胆固醇降低,与正常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病情越重,胆固醇越低;病情好转,胆固醇回升.痰热壅肺组、心功能1级组胆固醇值最高;阳气虚脱组、心功能4级组胆固醇值最低.心功能1、2级多见于痰热壅肺型,心功能4级多见于阳气虚脱型.结论:胆固醇水平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病情变化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中医不同证型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血清Ⅲ型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 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等被认为是较好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1].近几年来我院对上述4项指标开展了联合检测,为探讨上述指标与慢性肝炎中医证型的关系,我们对120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采血检测上述4指标,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血清PCⅢ、HA、ⅣC、LN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在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升高较为明显,尤以PC Ⅲ、HA水平较为突出,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湿热中阻型为56.75%,肝郁脾虚型分别为60.49%;肝肾阴虚型为75.48%,瘀血阻络型分别为80.31%,与湿热中阻及肝郁脾虚型比较均P<0.01.结论:慢性肝炎不同中医证型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临床十分常见的多发疾病,其发生率是消化性溃疡的2倍以上,约占人群总数的20~40%[1],然而FD的病因及其发生机理不十分明确。根据主要症状可分为运动障碍型、溃疡型、胃食管区流型、复合型消化不良及非特异性消化不良[2]。其中以运动障碍型为多见。本科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运动障碍型消化不良40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21~65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中医证候、症状与性别、年龄、发病因素、胃镜诊断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1000例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证候归类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证候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痰气郁阻证、脾虚气滞证.其中脾胃湿热证、痰气郁阻证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肝胃不和证及脾虚气滞证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郁热证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调查显示NERD主要发生在36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84.2%,以46~55岁年龄段最高.饮食偏嗜是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痰气郁阻证的主要原因.各证候之间比较,HP感染与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各证候下贲门口微小改变比例以脾胃湿热证及脾虚气滞证较高,其次为痰气郁阻证.结论 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以实证为主,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饮食、情志、烟酒、睡眠、药物等因素相关,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9.
甘礼明  李平 《新中医》2009,(8):20-21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思美泰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口服加味茵陈蒿汤联合思美泰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胆红素变化。结果:治疗2周、4周后2组总胆红素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及4周后总胆红素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联合思美泰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甘礼明 《河南中医》2009,29(4):373-374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为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为基础方加味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例痊愈率达50%,总有效率达9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