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目的评估洞缘斜面对聚合瓷嵌体直接修复的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60颗人磨牙随机分成2组,每组30颗,在每颗牙的近中HE面制备典型的Ⅱ类洞,一种制备短斜面,一种不制备短斜面,聚合瓷嵌体直接修复经硝酸银染色后,每颗牙沿近远中方向经修复体切为3部分,取中间部分为观察对象。结果聚合瓷嵌体直接修复在HE面的微渗漏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斜面组的微渗漏现象要比不做斜面的少,但是在HE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龈壁则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支持治疗阶段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方法:自行制订调查问卷,对已完成牙周非手术基础治疗,且已进入牙周支持治疗阶段(SPT)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a后通过门诊随访和电话回访获取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1份,相关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知晓度、医疗服务质量、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可影响依从性.结论:影响慢性牙周炎患者依从性的因素较多,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定期随访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漂白方法对氟斑牙漂白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氟斑牙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60颗牙。分别采用联合漂白、激光漂白、家庭漂白3种方法进行上前牙区漂白,在漂白前、漂白后即刻、漂白后1个月、漂白后1年记录其L*a*b*值,比较3组漂白效果及颜色回复情况。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CS10.34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 3组漂白后的L*a*b*值与漂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漂白后1个月,联合组与激光组颜色有所回复(P〈0.05);漂白后1年,联合组、激光组颜色与漂白后即刻相比有所回复(P〈0.05),与漂白后1个月相比颜色回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组颜色回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到1年期间颜色变化小于治疗后即刻到1个月的变化(P〈0.05)。结论 3种漂白方案治疗1个疗程都得到相似的美白效果,但短期内也出现漂白牙的颜色回复,家庭漂白颜色相对稳定,诊室漂白收效快,3种治疗方案各有其适应人群。  相似文献   
4.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是一种高性能特种塑料,它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较好,且易于加工成型,已成为牙科种植体的备选材料。PEEK由于缺乏生物活性以及易导致菌斑聚集,限制了其在口腔种植领域的临床应用。目前很多学者通过微量元素改性的方法解决了PEEK的生物惰性和菌斑附着问题。不同微量元素各具优势,锶、钽、锰等元素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氟、银、锌等元素则可以抑制致炎细菌生长,多种微量元素共修饰赋予PEEK种植体更为多元化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对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进行定位分析,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门诊常规X线检查难以准确定位的58例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患者行CBCT扫描,三维重建,对埋伏多生牙行定位分析,确定手术进路,指导临床手术。结果:CBCT精确定位58例患者73颗上前牙区埋伏多生牙,清晰直观得显示了多生牙的数目、位置、形态、与周围解剖结构毗邻关系,根据CBCT信息制订手术方案,患者均顺利拔除多生牙。结论:锥形束CT可以准确定位埋伏多生牙,利于术中发现多生牙,减少手术对邻近软硬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锥形束CT在评估上颌后牙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宽度及指导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23例行牙种植术患者在术前均拍摄锥形束CT,测量和观察上颌后牙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宽度及上颌窦的形态,完成上颌窦提升和牙种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牙种植术前经锥形束CT测量设计,手术均按术前设计完成了上颌窦的提升和牙种植体的精确植入,短期疗效满意.结论 锥形束CT应用于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前测量设计,可以达到规避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指导上颌窦提升和牙种植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康复新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检索2015—2020年PubMed、Cochrane、CNKI、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收集康复新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对照盐酸米诺环素的临床试验资料。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对文章进行质量评估,利用RevMan 5.3软件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RR=1.22,95%CI(1.16~1.28),P<0.001];试验组白细胞介素-8[SMD=-2.04,95%CI(-2.88~-1.19),P<0.001]、牙周袋深度[SMD=-2.98,95%CI(-3.66~-2.30),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SMD=-1.29,95%CI(-1.52~-1.05),P<0.001]均低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6,95%CI(0.41~1.43),P=0.40]。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牙周炎患者康复新液与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器械预备根管对隐裂性牙髓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根备器械治疗隐裂性牙髓炎提供参考。方法:将60颗患有隐裂性牙髓炎的双根管型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Protaper组、MTwo组、K锉组,每组各20颗,分别用相应器械进行根备,其根管治疗步骤均相同。分别观察患牙根管治疗约诊间痛、术后3月治疗效果及1.5年内牙根纵裂发生率,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 file组的根管治疗约诊间痛发生率(50.00%)明显高于Protaper组(10.00%,χ2=7.657,P=0.022)和MTwo组(15.00%,χ2=7.958,P=0.019),而Protaper组和MTwo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2.029,P=0.363)。此外,近期治疗效果(χ2=1.966,P=0.742)、牙根纵裂(χ2=0.000,P=1.000)均与根备器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机用镍钛器械相比不锈钢K锉,可以明显降低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发生率,近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不会明显增加牙根纵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镍钛旋转器械在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时预备根管后根尖孔表面形态的变化。方法:选取因牙周病拔除的离体牙40颗,随机分为两组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拍摄术前片,记录根尖孔表面形态;分别采用K3锉、TF锉在工作长度下(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预备根管,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预备后根尖孔表面形态的变化:记录根尖孔的偏移、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缺损及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结果:K3组、TF组根管预备后均存在根尖孔的偏移、牙骨质的缺损及根尖孔周围表面的裂纹,其中根尖孔的偏移的样本数目、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缺损样本数目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根尖孔周围表面裂纹样本数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K3、TF两种镍钛旋转器械在平解剖性根尖孔长度下预备根管时由于超根尖止点预备,均可导致根尖孔偏移,根尖孔周围的牙骨质缺损及根尖孔表面裂纹线产生,与K3锉相比,TF锉在减少根尖孔偏移及根尖孔周围牙骨质缺损方面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方法 制备50个上颌第一磨牙透明牙标本,显露根管系统的空间构型,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根管系统的形态,结合应用加以统计。结果 ①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单根管率为66%,其中Ⅰ型占38%,双根管率为34%,远中颊根Ⅰ型占74%,腭根Ⅰ型占94%。②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多见于近颊根,在近颊根的发生率为40%, 远颊根的发生率为24%,腭根的发生率为6%,发生部位多见于根尖1/3。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的根管系统最为复杂,根管变异较远颊根多,腭根变异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