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乌头赤石脂丸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培哚普利叔丁胺组和乌头赤石脂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各组大鼠正常饲养28天后建立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模型。造模成功后培哚普利叔丁胺组给予培哚普利叔丁胺片0.4 mg/(kg·d)灌胃,乌头赤石脂丸组给予乌头赤石脂丸药液4.9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6.67 ml/(kg·d)生理盐水灌胃,均干预28天。观察各组大鼠心肌肥厚指数(包括心脏质量指数和左心室质量指数);HE染色、Masson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心房钠尿肽(A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羟脯氨酸(HYP)含量,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活性氧(ROS)水平,检测心肌组织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血红素氧合酶-1 (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B细胞淋巴瘤-2 (Bcl-2)和Bcl-2相关X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