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损伤控制理念在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5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73例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和后续治疗情况。结果 73例中,47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减压+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13例行PTCD手术,13例行ERCP手术。一阶段干预治愈19例:经腹腔镜微创手术治愈17例,经内镜取石手术治愈2例。一阶段干预后死亡5例,病死率6.8%(5/73)。21例一阶段干预后未行二次手术: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8例,单 纯胆总管结石患者8例,恶性肿瘤患者5例。二期确定性手术治疗28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胆漏2例,胆道出血1例,手术后短期无死亡病例。 结论 损伤控制理念可有效提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手术安全性,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耳穴压丸结合逐步递减烟量法戒烟3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金汉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2):745-745
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结合逐步递减烟量法戒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肺、胃、口、神门、心、交感等耳穴 ,并要求每周递减吸烟量 5 0 % ,1个月内停止吸烟。结果 :治疗 37例 ,停吸 2 1例 ,显效 8例 ,有效3例 ,无效 5例 ,总有效率 86 4 9%。结论 :采用耳压结合逐步递减烟量的方法戒烟 ,成功率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3.
特殊类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率。方法:按4孔法施人腹腔镜,根据所观察到的胆囊及其三角区的解剖情况,认清三管关系后,分别分离钳夹,剪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电凝剥离胆囊。结果:52例中手术成功45例,效果满意。结论:术中应明确胆囊及其三角区解剖学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尽可能采取灵活、实用的操作方法,对完成手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针灸在瑞士广受欢迎,在瑞士工作的2年期间,有机会诊治了大量的疑难杂症。运用针刺加按摩背俞穴治疗胸腔疑难杂症的临床资料作了归纳整理,结果表明:针刺背俞穴对胸腔杂症具有较好疗效,配合穴位按摩可增强针刺效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实习期间,遇一例两岁小儿大便中含多种金属元素的病例,经用中药治愈。实属罕见,特报告如下: 马×,2岁,住盐城市军分区。因患先天性巨结肠症,于1985年9月24日住盐市三人民医院手术治疗.10月3日出现腹胀腹泻,大便镜检,脓细胞(++)。诊为菌痢。治疗好转出院。至24日便溏,发现大便中有黑色砂粒,经光谱分析,证实其中含钙、锌、锰、铁、铝等多种金属元素。经多方治疗无效.旋于11月14日前来本院就诊。刻诊:面浮色黄、纳少腹胀,大便一日5~10次,呈黑色,肉眼可见黑色砂粒,偶有腹痛。舌红、苔薄白,脉细。大便镜检:阴性。辨证属先天不足,术后失养  相似文献   
6.
胃非上皮恶性肿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非上皮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收集和分析 1976~ 1999年间收治的 12例胃非上皮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平滑肌肉瘤 7例 ,平滑肌母细胞瘤 1例 ,恶性淋巴瘤 1例 ,恶性神经鞘瘤 1例 ,神经纤维肉瘤 1例 ,血管神经肉瘤 1例 ,主要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内镜和X线钡剂联合应用是主要的检查手段。结论 胃非上皮恶性肿瘤发好于胃体和胃窦 ,手术切除、多年随访治疗可提高 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XS-998A型光电耳穴治疗仪的临床应用情况,主要对其治疗高血压和各类痛症的临床疗效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该仪器降压作用明显,止痛作用迅速、疗效稳定,且该仪器具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设计精巧等特点,符合临床与保健之需要。  相似文献   
8.
腰肌劳损主要是指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为针灸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56例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5~66岁,平均42.5岁,病程3个月~20年,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腰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时轻时重,疼痛较广泛,活动欠利,弯腰工作困难,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方法:根据患者的酸痛部位大小,取腰部足太阳经所过之处为七星针叩刺部位,另配承山穴。操作方法:对叩刺部位采用碘伏消毒,用无菌七星针垂直叩刺,反复进行,采用强刺激,患者有疼痛感,致局部皮…  相似文献   
9.
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整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整复治疗王金汉1李红东2展望3李晓静2曹东升3张林3作者单位:1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2390002安徽省建委医院外科,合肥230022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合肥230022腋部烧伤后的瘢痕挛缩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