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有效成分胃肠转运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理化性质各不相同,受胃肠道环境的影响和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而其有效成分在胃肠道内的溶出、代谢和吸收情况不同.由于中药复方制剂在胃肠道内的动态变化是机体对药物的最初始作用,并影响到以后的全过程,因此,研究复方制剂在胃肠道内的动态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胃肠转运药动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参芪烧伤膏用于烧伤创面疗效显著。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镇痛作用、改善微循环作用、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其药理作用一临床疗效是相 。  相似文献   
3.
利胆消石胶囊的制备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利胆消石胶囊制剂的处方组成、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煎煮法提取、浓缩,与部分生粉一起烘烤,灭菌后,制成胶囊,并建立质量标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该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9.1±2.5%,RSD为2.5%.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控制方法精确,临床有效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4.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胸腺喷丁羧甲基壳聚糖鼻黏膜给药微球,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采用透析袋法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并测定了载药微球对免疫抑制大鼠T淋巴细胞CD4+/CD8+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球圆整,平均粒径为(40.60±0.30)μm,包封率为(59.80±0.61)%,载药量为(15.30±0.25)%.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与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相比,大鼠鼻黏膜给予高、中、低剂量(0.43、0.30、0.23 mg/kg)载药微球后均能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CD4+/CD8+值,其中高剂量载药微球组与阳性对照组(胸腺喷丁注射液,0.1 mg/kg)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叶晓莉  王选深  王彬辉  魏颖慧  冯健  包强  李范珠 《中草药》2011,42(10):1956-1962
目的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并对影响其体外释药的包衣处方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机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并通过依次包衣时滞内层(Eudragit RL 30D)和pH依赖外层(Eudragit FS 30D)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相似因子(f2)法统计分析释药曲线,考察影响大黄素微丸体外释药的处方因素。结果最佳时滞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RL 30D增重5%,HPMC用量60%,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15%;最佳pH依赖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FS 30D增重4.6%,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5%。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和人工肠液中3 h的累积释药率小于10%,人工结肠液7 h内基本释放完全,具有明显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结论通过调整时滞层及pH依赖层包衣厚度可以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  相似文献   
6.
在本室用去氧胆酸钠和乙醇诱发胃炎动物模型及进行动态观察的基础上,本文就中药治疗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观察中药对胃炎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影响。结果表明:胃炎03具有使炎症病变明显地减轻(P<0.05)和防治胃腺纤维化的作用,同时还有增加胃粘膜的粘液和胃炎中中性粘液含量,降低胃蛋白酶活力和胃炎中的酸性粘液,使粘膜保护指数明显升高(P<0.05),增强粘液屏障的保护能力,提示该药对实验性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痹证停冲剂制备工艺的研究,浅析其制粒时的最佳赋形剂比例,并用薄层层析法对处方中君药独活与臣药白芍进行了鉴别。  相似文献   
8.
王选深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252-2253
双黄连鼻喷剂是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经鼻腔给药的一种新剂型。该剂型避免了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给药剂量小,奏效迅速,使用方便,适合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医药宝库中,中草药品种繁多,难以计数,其来源不外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根据药物的性能及应用,《神农本草经》中曾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中草药的种类虽多,然而,有很多中药随加工炮制的不同,其性能应用亦大有区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而感到骄傲。当前,中药自然为中国人民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随着回归自然、绿色消费呼声日益增高,中药防病、治病的实效性、科学性倍受国人、世人瞩目。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