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辨证分型治疗硬皮病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用峰 《新中医》2006,38(11):66-67
硬皮病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的药物及方法很多,但效果不一。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用峰 《河北中医》2011,33(11):1757-1758
中医外科学属中医学的二级学科,是一门临床主干学科,因其内容多、范围广,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牢固掌握书本内容是教学研究的重点。笔者近年来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采用病案启发式教学,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用峰 《河北中医》2012,(10):1448-1449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瘾疹"、"赤白游风"等,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在临床颇为常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虽有较多治疗方法,但均难以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0岁.因左大腿溃疡44年,加重3年,于2008年5月15日收入我科.患者44年前无明显诱因左大腿后侧出现疼痛,皮肤逐渐发黑,在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不详,行左大腿皮损切除术,术后切口未能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医学专业本科生连续三个年级《中医外科学》试卷,思考过程教学,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改革积累经验。方法选择陕西中医大学2012级6班、2013级6班和2014级6班中医学专业164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医外科学》试卷难度、成绩、学分绩点、试卷难度和成绩等级的变化。结果 2012级、2013级和2014级试卷考查临床实践应用和综合分析题目分值比例分别为33%、32%和33%,试卷难度系数分别为0.15、0.35和0.37。2012级、2013级和2014级学生试卷成绩分别为87.00、74.23和73.00,学分绩点分别为13.20、10.00和8.00,不同年级间学生试卷成绩和学分绩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级、2013级和2014级学生成绩等级良好及以上比例分别为86.88%、30.19%和12.00%,不同年级学生成绩等级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外科学》实施教学改革后课堂氛围得到有效改善,学生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但随着试卷难度的增加,试卷成绩、学分绩点和成绩等级均降低,为此进一步的教学改革中需重视试卷分析反馈的信息,强化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寻常性银屑病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9岁。躯干、四肢红斑鳞屑7年,于2004年12月13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科性病科就诊。7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背部出现数个红斑,红斑上覆盖鳞屑,在当地医院就诊为寻常性银屑病,治疗情况不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王用峰 《河北中医》2012,34(4):551-551
2009-03-2011-06,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4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80例均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9~50岁,平均(22.6±7.3)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10.2±7.0)个月;发病部位:面部36例,双手背4例,双手背和面部同时发病0例.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8~45岁,平均(21.1±6.0)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8.3±8.0)个月;发病部位:面部34例,双手背5例,双手背和面部同时发病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正>甘草泻心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原方用作治疗狐惑病,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范围渐渐拓宽,同时,现代医家对本方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现将近年来甘草泻心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综述如下。1临床研究狐惑病是一种因湿热虫毒所伤,临证以目赤、咽喉及前后二阴腐蚀溃疡为特征的疑难杂病,颇似现代医学的白塞病,因  相似文献   
9.
李治牢教授治疗黄褐斑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易诊难治,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信和身心健康。李治牢教授临证中将本病分为肝郁气滞证、阴虚火旺证、气滞血瘀证、冲任失调证四种证型,同时配合五白散进行加减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石冰脑洗剂的抗炎、止痒作用。方法:实验一在大鼠的左后足背剪毛部位湿敷生理盐水、炉甘石洗剂、甘石冰脑洗剂,连续3天后,每只大鼠左后足跖皮下注射10%鸡蛋清液,分别测定致炎前后足跖厚度,计算肿胀率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实验二在大鼠的右后足背剪毛部位湿敷生理盐水、炉甘石洗剂、甘石冰脑洗剂1h后,在各右后足滴0.01%的磷酸组织胺50μL/爪,以后每隔3min在同部位再滴浓度递增的磷酸组胺,直至大鼠出现舔足为止,以此段时间内给各动物所滴的磷酸组胺的总量为致痒阈,并将每组内各动物的致痒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甘石冰脑洗剂对10%鸡蛋清液大鼠足跖肿胀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与炉甘石洗剂比较P<0.05;甘石冰脑洗剂能显著提高磷酸组胺致大鼠足痒的致痒阈,与炉甘石洗剂比较P<0.05。结论:甘石冰脑洗剂具有抗炎、止痒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