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外科的发展,经皮内窥镜下手术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与传统开放手术同样的疗效。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经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2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转子下5cm处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2%,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粉碎型骨折多见,表明此种骨折与骨质疏松、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有密切关系。本病70%~80%为跌倒致伤,另有少数因高空坠落、车祸等致伤。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玮琪 《临床医学》2007,27(11):70-71
目的 探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我院2002年10月~2006年6月收治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抽取68例,其中DHS手术治疗组34例,非手术治疗组34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DHS手术组与非手术治疗组的平均年龄、临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方面,DHS手术组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HS手术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非手术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79.41%,DHS手术组有效率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尽早争取手术.DHS具有加压与滑动双重功能,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固定方法.DHS主钉上方另加1枚拉力螺钉,可加大防旋作用.DHS加压螺钉的位置应是在正位平行于股骨颈的长轴,侧位位于股骨颈的中轴线上.但仍不能放弃非手术治疗,要结合病人身体、经济等因素考虑,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成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特征,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诊断正确率及漏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单纯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患者88例,平均年龄(46.7±15.5)岁,男性51例,女性37例。分析成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分型、临床表现、TTE特征及超声诊断漏误诊原因。结果:成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超声诊断正确率:TTE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coronary artery originated from pulmonary artery,ACAPA)的诊断正确性最高,约76.9%(20/26);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主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coronary artery from aorta,AAOCA)的诊断正确率仅为4.8%(3/62),3例均为左冠状脉起自右冠窦。成人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超声特征:AAOCA的超声表现为:非正常窦部位可见一血管开口,开口受压病例CDFI可见异常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同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椎板间隙入路在局麻下行经皮内镜下钬激光/射频辅助椎间盘切除术。结果 160例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7~24个月),根据MacNab评价标准,结果为优117例,良19例,可12例,差12例,优良率为85%。结论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尤其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开放手术复发患者。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造成腰腿痛而引起行走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逐步步人老龄化社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有报道其发病率约为2.5%~13.5%。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65岁以上的患者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致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组织突出,并压迫或刺激到周围的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运动双任务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伴运动迟缓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诊治的精神发育迟滞伴运动迟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的运动治疗为主的干预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一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每天一次。2组患者疗程均为0.5年。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部位的骨密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8.13%(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前臂、股骨颈、腰椎正位及股骨粗隆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46.8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骨质密度,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的疼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温州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6例,内固定组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关节置换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术中时间,失血情况,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 结果 内固定组术中平均时间(50.4±14.1)min,关节置换组术中平均时间(106.8±20.7)min,关节置换组术中所需时间更长(t=30.491,P<0.05)。内固定组平均术中失血量(137.2±10.9)ml,关节置换组平均术中失血量(352.6±29.1)ml,关节置换组平均术中失血量多余内固定组(t=73.092,P<0.05)。内固定组平均术后卧床时间(29.6±5.7)d,平均总住院时间(22.1±4.7)d,关节置换组平均术后卧床时间(15.3±1.7)d,平均总住院时间(17.4±2.2)d,内固定组术后卧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长于关节置换组(t=7.913,3.061,均P<0.05)。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93%,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内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关节置换组(χ2=9.071,P<0.05)。内固定组术后随访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8例,良10例,优良率为65.12%,关节置换组优24例,良13例,优良率为86.05%,关节置换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内固定组(χ2=13.081,P<0.05)。 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