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急性期大多采用口服激素,静滴血管扩大剂,神经营养药物及抗病毒治疗等。本科运用针灸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本病2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0例,均为本科2007年6月~2009年6月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50±4.5)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4 d。  相似文献   
2.
极泉穴不同操作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极泉穴不同手法操作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上肢感觉异常的改善程度.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提插组37例采用极泉穴提插手法操作;捻转组36例采用极泉穴捻转手法操作;常规针刺组34例,穴取C4-T1夹脊、曲池等.结果:提插组总有效率达91.9%,显著优于捻转组的58.3%(P<0.005)和常规针刺组的76.5%(P<0.05),而捻转组和常规针刺组临床疗效接近(P>0.05).结论:极泉穴配合提插手法量学操作可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上肢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偏瘫患者开展康复时间不同对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开始康复的时间分为早期康复组(发病后10~30d开始康复)和后期康复组(发病后3~6个月开始康复)。两组一般治疗与康复治疗均相同,采用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制的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的训练评估表,在康复治疗的早期(治疗前)、中期(治疗1个月)、末期(治疗2个月)对3个领域13个项目进行整体评估计分。结果:初次评估早期康复组为(7.82±1.57)分,后期康复组为(7.33±1.7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1734,P>0.05),末次评估早期康复组为(20.18±2.84)分,后期康复组为(14.60±2.9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6.119,P<0.01)。结论:早期与后期康复比较,早期康复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急性期大多采用口服激素,静滴血管扩大剂,神经营养药物及抗病毒治疗等.本科运用针灸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本病2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颈性眩晕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颈性眩晕症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只是散见于一些古籍,论著当中,本文探讨了提高该病的诊治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采用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颈性眩晕症系统观察了120例颈性眩晕症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并对其中30例治愈患者用彩超观察椎动脉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设置对照组,观察6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9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治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与总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治疗颈性眩晕症,能有效改善或恢复椎动脉缺血,本法治疗颈性眩晕症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易推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牵引及穴位注射骨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使用牵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牵引与穴位注射骨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经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牵引加穴位注射骨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面肌痉挛是我科的常见病,为半侧面部肌肉降发性不自主抽搐,中年以上女性多见。其病因迄今不明,多认为系面神经在内耳门附近受小脑后下动脉分支压迫所致。当血管过度迂曲,伸长拉紧或硬化时始显症状。推测受压处髓鞘萎缩,传入感觉纤维与传出运动纤维发生“短路”,激活运动纤维引起面肌痉挛。又谓从面神经发出有运动抑制纤维,也分布于肌肉中,抑制纤维兴奋消失时,面肌就痉挛[1]。方法:本科室从2010年1月-2010年12接诊了65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患者自愿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A型肉毒素注射加火针40例。对照组西药25例,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64.0%,采用A型肉毒素注射配合火针治疗效果好,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将面瘫按发病时间长短分为早期,稳定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分两组观察,治疗组使用头面部推拿加循经远道取穴针刺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仅用针刺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临床治愈率76%,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35%,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中医疗法(刺络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途径。[方法]将10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刺络、拔罐加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西药抗病毒组)各54例,治疗组在疱疹的起止部位和皮损边缘用三棱针点刺、拔罐,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54例,治愈率70.37%,总有效率96.29%;对照组治愈率48.14%,总有效率87.00%。[结论]刺络拔罐加穴位注射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偏瘫患者开展康复时间不同对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开始康复的时间分为早期康复组(发病后10~30d开始康复)和后期康复组(发病后3~6个月开始康复)。两组一般治疗与康复治疗均相同,采用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制的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的训练评估表,在康复治疗的早期(治疗前)、中期(治疗1个月)、末期(治疗2个月)对3个领域13个项目进行整体评估计分。结果:初次评估早期康复组为(7.82&;#177;1.57)分,后期康复组为(7.33&;#177;1.7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1734,P&;gt;0.05),末次评估早期康复组为(20.18&;#177;2.84)分,后期康复组为(14.60&;#177;2.9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6.119,P&;lt;0.01)。结论:早期与后期康复比较,早期康复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恢复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