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葶苈子药性沉降,根据“病位在里者宜沉降”的治则,建立病位在里的肺水肿模型,结合病势趋向的改变,验证葶苈子药性“沉降”的科学性,以期初步阐释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的科学内涵。方法 选择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0 mg·kg-1)、阳性药地塞米松组(0.075 mg·kg-1)、葶苈子低、中、高剂量(1.167、2.334、4.668 g·kg-1)组并通过胸膜腔注射1%角叉菜胶(2 mL·kg-1)建立肺水肿模型,检测肺水肿评价指标(肺剖检、胸腔渗出液量、白细胞数量、肺湿重/干重比、肺含水量及肺通透性),确定葶苈子干预肺水肿的最佳剂量;检测与机体气机调节密切相关的五大系统(中枢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相关指标,观察葶苈子干预对肺水肿大鼠病势趋向的改变,确定其升降浮沉之性;并观察各组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切片、炎症细胞种类和数目等,初步探究葶苈子改善肺水肿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胸腔积水量和胸腔积水中白细胞渗出量显著增加(P<0.01),肺湿重/干重比、肺含水量及肺通透性显著升高(P<0.01),并出现咳嗽、喘促、呼吸困难、弓背现象,少量大鼠鼻子湿润,鼻孔出现泡沫状液体等症状,剖检时肺出现体积增大或伴有瘀血,气管处出现大量粉红色泡沫状液体;与模型组比较,葶苈子可减少大鼠胸腔积水量和胸腔积水中白细胞渗出量,降低肺脏器系数、肺湿重/干重及肺含水量,改善肺组织水肿出血等,且以葶苈子中剂量治疗肺水肿效果最佳(P<0.01);对于呼吸系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咳嗽潜伏时间、引喘潜伏时间明显减少(P<0.05,P<0.01),咳嗽次数和喘息次数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葶苈子低、中、高剂量组均显著增加咳嗽潜伏期、引喘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喘息次数(P<0.01);对于泌尿系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减少尿量,葶苈子中、高剂量显著增加尿量(P<0.01),低剂量组明显增加尿量(P<0.05),但均对排汗无影响;对于消化系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残留率显著增加(P<0.01),胃排空率、小肠推动率显著下降(P<0.01),胃泌素(GT)明显增加(P<0.05),和模型组比较,葶苈子低剂量组显著增加小肠推动率(P<0.01),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增加胃排空率、小肠推动率(P<0.01),显著减少胃残留率(P<0.01),显著或显著减少GT以促进胃肠运动及胃肠道的运输(P<0.01),增加胃动素(MTL)促进大鼠的胃排空(P<0.05,P<0.01);对于循环系统,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心输出量(CO)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的心率有升高趋势,收缩压(SBP)显著升高(P<0.01),舒张压(DBP)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葶苈子低剂量组明显增加LVEF、降低大鼠的DBP(P<0.05),葶苈子中剂量组显著增加LVEF、LVFS、CO和SBP(P<0.01),明显降低大鼠的DBP(P<0.05),葶苈子高剂量组显著增加LVFS(P<0.01),显著降低大鼠的SBP(P<0.01),明显降低大鼠的DBP(P<0.05);对于中枢系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站立次数显著降低(P<0.01),葶苈子明显减少大鼠的运动距离、运动时间、站立次数和在旷场中心活动时间,增加静止时间和旷场边缘活动时间(P<0.05,P<0.01);此外,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管腔周围的炎症浸润严重,气管增厚、内有水肿液聚集,肺组织破坏严重,血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肺泡灌洗液中γ干扰素(IFN-γ)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介素-4(IL-4)明显提高(P<0.05)、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活性氧(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葶苈子能减少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积聚,减少肺小血管充血和肺间质水肿,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FN-γ和IL-4水平,升高IgE水平,降低肺组织ROS水平(P<0.05,P<0.01)。结论 葶苈子对病位在里的肺水肿模型具有显著改善作用,通过泻水逐饮、调节水液排泄,降泻肺气、调节气机、泻肺气之壅闭,促肺气肃降、调节气机下行,提示葶苈子作用趋势为沉降。其中以葶苈子中剂量作用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来发挥干预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非感染科抗疫支援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水平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非感染科抗疫支援护士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整体水平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1年7月间使用自行设计的《非感染科抗疫支援护士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调查问卷》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常规红细胞参数在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患儿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患儿92例,将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THAL)患儿纳入THAL组(n=49例),将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儿纳入IDA组(n=43例)。对比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SD)、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ountainlands Community Health Center,MCH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红细胞参数鉴别IDA、THAL的价值分析。结果:IDA组与THAL组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零余子(bulbils of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中含氮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 gel CHP-20、ODS等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多柔比星诱导的NRK-52E细胞损伤模型及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分别检测所得化合物的肾细胞保护作用及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结果 从零余子中分离得到15个含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L-苯丙-L-酪)二肽(1)、环(L-缬-L-脯)二肽(2)、环(D-色-D-酪)二肽(3)、环(L-脯-L-酪)二肽(4)、环(L-苯丙-L-丙)二肽(5)、环(L-亮-L-脯)二肽(6)、环(L-异亮-L-脯)二肽(7)、环(D-脯-L-酪)二肽(8)、环(L-苯丙-L-脯)四肽(9)、3-羟基-3-(2-丙酰)-2,4(1H, 3H)-喹啉二酮(10)、3-吲哚甲醛(11)、木瓜新碱A(12)、1-核糖醇基-2,3-二酮-1,2,3,4-四氢-6,7-二甲基-喹喔啉(13)、白曼陀罗酰胺(14)、苯丙氨酸(15)。化合物2、5、9、14能显著提高NRK-52E细胞活力。化合物对PC-12细胞活力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化合物2~5、7~9、11~14均为首次从薯蓣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首次报道化合物2、5、9、14在体外中表现出较好的肾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中,剖宫产切口疤痕子宫妊娠经西医治疗后依然存在阴道流血和局部包块的案例,其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运用中药益气固冲、化瘀通络,可显著降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促进包块尽快消散,减少不规则阴道流血。本案针对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以攻补兼施、从络论治为治疗大法,巧用药对和虫类药化瘀通络为治疗特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诱导的小鼠生精障碍模型,探究杜仲补天素胶囊(Duzhong Butiansu Capsule,DBC)的生殖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ipCP(60mg/kg)制备生精障碍模型,连续5d,第8天起ig给予DBC高、低剂量(1.388、0.694 g/kg)干预4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变化,HE染色检测睾丸病理结构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分析睾丸组织中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组蛋白脱乙酰基酶2(HDAC2)与磷酸化蛋白激酶C(p-PKC)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BC对小鼠体质量下降有极显著干预作用,能够增加睾丸、附睾及肾脏指数,改善睾丸病理形态损伤,增加精子数、提高精子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提高T水平,降低LH、FSH水平,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提高Nrf2、HO-1、NQO1、HDAC2与p-PKC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 DBC能够改善CP诱导的小鼠生精障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氧化应激相关的Nrf2/抗氧化作用元件(ARE)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丹参功效的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参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其药理作用有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抗炎、抗氧化、放化疗增敏、护肝及其他药理作用(抗抑郁、保护神经、调节免疫等)。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①关于丹参有效成分作用的具体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②研究多集中在丹参及有效成分对单一信号通路的影响,缺少基于代谢组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相关结果的综合性分析和研究,缺少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生物信息学相关研究;③丹参及其有效成分的某些独特的结构特性也需进一步开发药物剂型,从而延长其生物半衰期,提高药效;④对丹参各成分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少之又少,应进一步深入开展此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8.
人体步态是一个全身肌肉骨骼协调运行的复杂机制,具有特异性,可作为身份识别或临床疾病诊断的依据,在灾害救援、战场救护、反恐安保及医疗卫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传统的步态非接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学图像和超声等,其易受光线、能见度及障碍物等因素影响.近年来,生物雷达技术发展迅猛,基于生物雷达的人体步态信号非接触检测技术更具优势,主要表现在:不受光线影响,可全天候识别;可穿透衣物、伪装甚至墙壁;可在烟、尘、雾等能见度低的天气条件下使用等.论述了生物雷达技术非接触检测人体步态的技术原理和方法,综述其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手环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运动手环进行体育锻炼,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体重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运动手环可以控制好患者的代谢指标,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积极性,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探讨螯合剂与金属硫蛋白(MT)竞争结合铀(U)(VI)的作用,建立铀促排螯合剂体外筛选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竞争ELISA法,96孔酶标板经MT抗原包被、U(VI)或Zn2+预处理、螯合剂(CBMIDA-CaNa2、BPCBG和DTPA-CaNa3)处理、MT抗体免疫结合、HRP偶联二抗结合及OPD显色反应后,在波长490 nm处检测吸光度值以评价螯合剂与MT竞争结合U(VI)、Zn2+的能力。结果 本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值随MT质量浓度和MT抗体浓度增加而增加,其中最佳MT抗原包被浓度和MT抗体浓度均为2 μg/mL。与Zn2+的作用相似,U(VI)亦可使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值随其浓度增加而降低,其中最佳U(VI)和Zn2+浓度均为300 μg/mL。加入CBMIDA-CaNa2和BPCBG则能明显提高U(VI)处理体系的吸光度值,CBMIDA-CaNa2的作用强于BPCBG,而DTPA-CaNa3则无明显作用;各螯合剂与MT竞争结合U(VI)能力的强弱顺序与以往细胞和动物U(VI)促排实验的结果相吻合。这3种螯合剂对Zn2+处理体系的吸光度值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CBMIDA-CaNa2和BPCBG能有效竞争结合于MT上的U(VI),DTPA-CaNa3无明显作用,竞争ELISA法可作为体外筛选U(VI)促排螯合剂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高通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