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和黄芩苷合成调控的规律。方法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诱导愈伤组织;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量。结果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和黄芩苷积累的优势培养条件为在基本培养基MS中氮源浓度为60mmol/L(NH4 ∶NO3-为1∶1),KH2PO4浓度0.5~1.5mmol/L,附加80g/L蔗糖,0.3mg/LIAA,2mg/L6-BA和200mg/L蛋白胨,温度(25±1)℃,暗培养。培养40d后收获愈伤组织,生物量达28.7g/L,黄芩苷为167.4mg/g,明显高于野生黄芩的最高量。结论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黄芩苷的积累并不同步,而是先生长后合成。蔗糖对黄芩苷的合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蔗糖质量浓度小于3%时,能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但对黄芩苷的合成没有刺激作用;当蔗糖质量浓度在3%~8%时,愈伤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和次生代谢功能,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及黄芩苷合成明显增加;当蔗糖质量浓度在8%时,两者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及黄芩苷合成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和黄芩苷合成调控的规律。方法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诱导愈伤组织;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量。结果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和黄芩苷积累的优势培养条件为在基本培养基MS中氮源浓度为60mmol/L(NH4 ∶NO3-为1∶1),KH2PO4浓度0.5~1.5mmol/L,附加80g/L蔗糖,0.3mg/LIAA,2mg/L6-BA和200mg/L蛋白胨,温度(25±1)℃,暗培养。培养40d后收获愈伤组织,生物量达28.7g/L,黄芩苷为167.4mg/g,明显高于野生黄芩的最高量。结论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和黄芩苷的积累并不同步,而是先生长后合成。蔗糖对黄芩苷的合成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蔗糖质量浓度小于3%时,能有效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但对黄芩苷的合成没有刺激作用;当蔗糖质量浓度在3%~8%时,愈伤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和次生代谢功能,黄芩愈伤组织的生长及黄芩苷合成明显增加;当蔗糖质量浓度在8%时,两者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任振兴  耿韶华  王梦亮  刘滇生 《中草药》2009,40(11):1796-1799
目的 研究黄芩愈伤组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黄芩苷次生合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量.研究不同添加物(抗坏血酸、氯化钠、苯甲酸、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铜)对多酚氧化酶和黄芩苷量的影响.结果 在黄芩愈伤组织生长周期的前20 d,黄芩苷基本没有合成,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低水平表达;20~35 d,黄芩苷大量合成,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所降低,但降低趋势较小;35~50 d,多酚氧化酶活性高水平表达,黄芩苷次生合成受到抑制.结论 多酚氧化酶的高水平表达不利于黄芩苷的次生合成,抗坏血酸、氯化钠、苯甲酸等均可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促进黄芩苷次生合成,其中以添加0.02%的抗坏血酸效果最为明显,可使黄芩苷的量提高17.6%(82.3 mg/g),而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铜对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抑制了黄芩苷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从富硒酒色着色菌中分离和提纯了一种硒化类胡萝卜素,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及紫外可见特征吸收测定表明,硒化产物保持螺菌黄素的基本构型,其中,硒取代了螺菌黄素两端的甲氧基而形成了C-Se-OCH3结构。  相似文献   
5.
利用酒色着色菌合成硒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酒色着色菌合成硒氨基酸王梦亮杨依廉齐延兵郭小青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太原030006硒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1973年Rotruck等证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为含硒酶,1978年Frostrom等证明G...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诱导白木香产生沉香的3株活性真菌的固体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该类真菌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真菌固体培养方法,对影响真菌生长的营养和培养条件等因子进行优化,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 得到了培养3株活性真菌的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获得了真菌固体生长的最适温度、pH值、装料量、基质含水量和光照条件。结论 在实验得到的最佳条件下,能够较快的培养出高质量的固体菌种;为3株活性真菌诱导白木香产生沉香的生产推广提供了菌种培养的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明确山西省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的基础上,针对其进行拮抗菌的筛选。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黄芪根腐病的致病菌,并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回接证病,采用常规形态和EF-1α序列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以优势病原菌为靶标,通过室内多重筛选的方式筛选获得生防菌株。结果:明确了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为山西黄芪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之一,筛选获得的拮抗菌G10对其表现出了良好的平皿拮抗和离体防病效果。结论:以Fusarium solani为靶标筛选获得的拮抗菌G10,具有开发为专用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野生红景天的RAPD和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进行野生红景天种间亲缘关系及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然后通过筛选得到的11个RAPD及11个ISSR引物对不同采集地的4种野生红景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1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96条条带,多态性百分比为90.62%;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02条条带,多态性百分比为100%。ISSR多态性的检测能力优于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法、RAPD和ISSR联用法均将17个样品聚为3大类;RAPD将样品聚为4大类。结论 2种标记均可用于红景天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与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4种红景天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种间基因流较小。  相似文献   
9.
崔晋龙  付少彬  高芬  王梦亮 《中草药》2012,43(8):1647-1651
采用真菌诱导植物特定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以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为基础,介绍了诱导子的概念及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真菌诱导子调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早期信号机制,包括植物细胞对诱导子信号的识别、诱导子信号的转导和转移因子对信号的整合等方面;对我国学者利用诱导子促进生物碱、萜类、皂苷、黄酮类等关键活性化合物在药用植物积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进一步完善人们对中药材道地性影响因素的认识,推动这一技术在我国药用植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梦亮  常如波  刘滇生 《药学学报》2005,40(11):1054-1056
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金属卟啉配合物不仅具有抗病毒、抗细菌的生物活性,而且在肿瘤的光动力疗法(PDT)中具有诱人的前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能够和DNA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