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本文对211例拔牙术后,两组采用不同方法临床观察止血效果。凝血酶组103例止血时间 x 为23.66±6.85″(秒),而对照组108例止血时间为81.77±28.48″,结果表明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2.
我院在上海医科大学直接指导下,于1989年4月~1990年11月对108例血瘀证患者进行了血凝动力学研究。研究对象对照组为110例正常健康人,其中男性6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为55岁,最小为21岁,平均年龄为35.61岁。血瘀证组共108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33例,最大年龄为67岁,最小为19岁,平均为42.71岁。全部病例均符合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血瘀证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治疗分两组,20例血瘀证患者服用鸡血藤胶囊,每囊0.3g,每次服3~4囊,14天为1个疗程:12例血瘀证患者服生甘草胶囊,剂量、疗程同上。服上述两药时,患者停服其它药物。方法采用血凝动力仪器(MG-176)测定超凝血酶时间Q-TT及超凝血酶原时间Q-PT。取贫血小板血浆(PPP)0.1ml,加凝血酶0.2ml,预温2 min,做Q-TT,每份标本做2次以上取平均值。同上方法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逆健脾方治疗rGERD肝胃不和证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合理的治疗时间。方法将8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降逆健脾方,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记录治疗组治疗前、治疗8周、12周、16周后临床症状积分,对照组记录治疗前、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症状积分的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前、治疗8周、12周、16周后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病例8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8周后治疗组完成38例,对照组完成3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1.6%,愈显率34.2%,对照组总有效率59.5%,愈显率1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治疗组完成33例,治疗前、治疗8周、12周、16周后症状积分经Friedman检验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成对比较:治疗12周与治疗16周后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成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降逆健脾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安全有效,且最优治疗时间为12周。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86例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功能,PA为82.6±11.59,对照组为78.63±10.50,高血压组PAR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磁极化量子血疗对16例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8年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磁极化量子血疗 (QOB)治疗急性脑梗死(ACI)16例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6例ACI病例经临床诊断并经CT证实。其中男性6例 ,女性10例 ;年龄47~78岁 ,平均60.21岁。发病时间 :24h内6例 ,2~10d4例 ,30d内2例 ,31d以上2例 ,2月以上2例。1.2方法采用香港捷佳有限公司出品的QOB -Ⅱ血疗仪 ,抽取患者正中静脉血200ml,置入加有保养液的石英瓶容器内 ,瓶内有一磁极 ,起搅拌磁化作用。将血液行10个微生物剂量的紫外线照射 ,以5L/…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79年12月16日门诊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伴尿毒症收住院,后经骨髓涂片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一例,现报告如下: 马×,女性,62岁,全身骨骼、腰背疼痛乏力2月,下肢浮肿半月,无尿三天。入院检查:体温38.3℃,脉搏84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0/90毫米汞柱。慢性消瘦病容,青、臀、骶部有4个约1×1.5厘米大小褥疮。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消晰,心界不扩大,心率84次/分,心律齐,A_2>P_2。腹平软,肝脾不肿大。双侧肾区有压痛、叩击痛。胸、腰、骶椎均压痛。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克,红细胞32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6,500个/立方毫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药物中毒的危重患者,如重度有机磷农药及强酸、强硷等中毒,采用胃管洗胃失败,为争取抢救时间,挽救危重患者进行剖腹洗胃,救活了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性别:男性6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为1:2。年龄:17~56岁。  相似文献   
8.
高原藏汉颅骨形态变化与内囊倾斜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颅骨形态变化与内囊倾斜角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内囊倾斜角对靶点更正产生的影响 ,以便提供更为精确的靶点的定位数据。方法 :在头颅CT片中直接测量各种颅骨的宽 /长指数并同时测量内囊倾斜角 ,依靠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长、方、圆三类颅形之间的内囊倾斜角分别为 37.70 7± 5 .42 5、39.82 1± 4.34 9和 42 .5 0 7± 4.944 ,其内囊倾斜角正切值分别为 0 .784± 0 .15 0、0 .842± 0 .131和 0 .92 9± 0 .16 3。三类颅型之间的内囊倾斜角以及正切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内囊倾斜角和正切值与头颅宽长比值经直线回归相关分析 ,二者呈完全正相关 (r=0 .30 0 8,P <0 .0 1) ,即颅骨的宽长比值愈大 ,内囊倾斜角也随之增大。在术中靶点更正时每向前或向后移动 1mm ,则靶点接近或远离内囊 0 .84mm。结论 :上述数据可以给术者提供更为精确的影象和手术定位 ,使核团毁损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患者杨××,男性,45岁,工人,因腰背疼痛一周,在本单位医务所经按摩,肌注安痛定,口服索密痛、外敷伤湿止痛膏等均未见减轻,于1980年8月23日来本院门诊就诊。检查:血沉5毫米/每小时,抗。O”在500单位以下,腰椎X线片正常,诊断为腰肌劳损。给百宝丹六瓶(每瓶4.0克),患者未按医嘱下午3点钟口服1瓶,6点钟又服1瓶,约八时许患者头晕、  相似文献   
10.
我院卫988年~1991年8月收治25例急性安定中毒,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性别与年龄;男性2例,女性23例。年龄:15~20岁4例,21~30岁11例,31~40岁5例,41~50岁2例,51岁以上3例。 2 中毒途径;25例均为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