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丛红景天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小丛红景天干燥根中首次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分别是:β-谷甾醇-3-0-β-D-葡萄糖甙,山萘酚-7-0-α-L-鼠李糖甙,草质素-7-0-(3″-β-D-葡萄糖基)-α-鼠李糖鞋和草质素-7-0-α-L-鼠李糖甙。  相似文献   
2.
紫背鹿蹄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军宪  王晓黎  石娟 《中草药》2003,34(2):113-115
紫背鹿蹄草 Pyrola atropurpurea Franch.为鹿蹄草科鹿蹄草属植物 ,产于青海、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藏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中药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 P.calliantha H.Andres或普通鹿蹄草 P.decorata H.Andres的干燥全草 ,其性温味甘苦 ,具补虚益肾 ,驱风除湿 ,活血调经的功效 ,中医用于治疗虚弱咳嗽 ,劳伤吐血 ,风湿痹痛 ,腰膝无力 ,月经过多 ,外伤出血。但在我国西南地区 ,除上述品种外 ,该属其他多种植物的全草也被用作鹿蹄草入药 ,如紫背鹿蹄草在西藏被广为应用 [1] 。为了进一步扩大药源 ,充分利用植物资源 ,有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假奓包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假奓包叶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了37个组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2.25%,并确定其相对含量。结论:假奓包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叶绿醇39.30%、n-十六酸11.72%、Z-3-十四(碳)烯-5-炔5.78%和β-蒎烯3.63%。  相似文献   
4.
二色补血草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友霞  王军宪 《中药材》2006,29(11):1182-1184
目的:研究二色补血草地下部分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结晶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没食子酸(2),木樨草素(3),槲皮素(4);并从中得到白色脂状物,经GC—MS联用分析,初步鉴别出9种成分,分别为2,4-二甲基-康烯(5),苯乙烷(6),邻-二甲苯(7),苏合香烯(8),十六烷酸乙酯(9),9,12-二烯-十八烷酸乙酯(10),酞酸二异辛酯(11),α-香树脂醇(12),β-香树脂醇(13)。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二色补血草植物中获得,化合物5—13为首次从补血草属植物中提取。  相似文献   
5.
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黄蜀葵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LC-MS及GC-MS对黄蜀葵花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光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杨梅素、木槿苷等6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十四烷酸等11个挥发性成分。结论实验首次采用GC-MS对该植物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首次从秋葵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木槿苷。  相似文献   
6.
天芎软胶囊中天麻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增军  卜筱茜  张艳  王军宪 《中成药》2007,29(1):148-150
天芎软胶囊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研制,具有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处方主要组成为天麻,大黄等药材。天麻为贵重药材,其主要成分天麻素具有镇静,安眠,镇痛,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1]。近年来广大学者对天麻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表明其具有保护  相似文献   
7.
狭叶米口袋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友霞  陈立  王军宪 《中药材》2007,30(8):954-956
目的:研究狭叶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stenophylla Bge.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其中5个已鉴定,分别为正十六烷酸(n-Hexadecanioc acid,I),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胡萝卜苷(Daucosterol,III),芹菜素(Apigenin,Ⅳ),D.果糖(D.Fructose,V1)。化合物V为甲基取代的黄烷二醇糖苷类,结构尚在鉴定。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狭叶米口袋植物中提取,其中化合物I和Ⅲ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假奓包叶根皮、茎皮、果壳和种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这4个部位中的挥发油,对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从假奓包叶根皮中检测到9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8.85%;从茎皮中检测到11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7.24%;从果壳中检测到11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71.21%;从种子中检测到11个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7.76%。分别确定它们的相对含量,并比较其一致性。结论首次对假奓包叶根皮、茎皮、果壳和种子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假奓包叶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5∶9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69nm,以外标法测定假奓包叶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结果没食子酸在0.0044~0.2180g.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6%(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假奓包叶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火棘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野生水果火棘果实中提取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晶1~6),经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是β-甾醇,北美圣草素,芦丁,芒甙,异槲皮甙和槲皮素。以上成分均为首次由火棘果中分得。其中β-谷甾醇和北美圣草素为首次由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