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尺神经和尺动脉损伤同时修复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尺神经在腕部的损伤尤为常见,并且通常合并有尺动脉的损伤。目前多数学者主张一期同时修复尺神经和尺动脉。自2000年1月至2004年9月间我院对46例尺神经合并尺动脉断裂伤患者行一期同时修复,手术前后检测掌指尺侧血流量改变,随访观察尺神经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提出修复尺动脉对尺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临床效果、中医证候评分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2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研究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三维动态诱导的同种异体非软骨来源种植细胞,复合可注射型支架材料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Pluronic F-127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取2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7只,3只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剩余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诱导细胞复合支架组、单纯支架组、空白对照组,8只(16膝)/组。可注射型支架材料Pluronic F-127为白色粉沫状,无味,其水溶液在低温4℃呈液态,37℃形成固态凝胶(sigma公司,产品批号P2443)。②兔麻醉后穿刺抽取胫骨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3代细胞进行实验。③收集细胞,离心成团,分4组不同诱导条件。三维动态培养组:10g/L藻酸钠溶液洗涤并重新悬浮细胞,细胞浓度为5×1010L-1,滴入200mmol/L氯化钙溶液,立即形成藻酸钙凝胶微球,细胞被悬浮固定于球内部,静止5min,取出凝胶微球,置于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微重力条件下动态诱导。二维动态培养组:细胞直接接种于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微重力条件下动态诱导。三维静态培养组:藻酸钙凝胶微球悬浮细胞接种于培养瓶静态培养。二维静态培养组:细胞直接接种于平面培养瓶静态培养。各组细胞诱导培养2周,制备切片,分别行甲苯胺蓝染色及Ⅰ、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柠檬酸钠溶液溶解藻酸钙凝胶微球,测定各组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④各组兔的双膝均制备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模型。诱导细胞复合支架组选取诱导分化最佳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25%可注射型支架材料Pluronic F-127在低温下混匀,重悬,细胞终浓度为5×1010L-1,注入股骨内髁软骨缺损区。单纯支架组只将25%Pluronic F-127注入股骨内髁软骨缺损区。空白对照组关节软骨缺损区不作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术后4,8,12,24周取材,大体及镜下观察关节软骨表面缺损修复情况,同时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2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鉴定结果:藻酸钠接触钙离子迅速形成透明凝胶微球,有光泽,凝胶微球中的细胞呈球形,核仁清晰,与正常软骨细胞立体结构相似。培养过程中各组细胞甲苯胺兰染色均呈阳性,并表达Ⅱ型胶原,但无明显Ⅰ型胶原表达。②不同体外诱导分化条件下细胞生化指标的表达:三维、二维动态培养组的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均明显高于三维、二维静态培养组,且以三维动态培养组效果最佳[(0.078±0.002),(0.048±0.002),(0.035±0.001)A,P<0.05;(0.111±0.003),(0.069±0.003),(0.058±0.002)A,P<0.05]。③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情况:诱导细胞复合支架组术后12周修复软骨表面光滑,质地坚硬,为透明软骨组织结构,与周围软骨结合紧密,至24周仍保持透明软骨形态;而单纯支架组、空白对照组均未被修复。术后4,8,12,24周,诱导细胞复合支架组关节软骨组织学评分均优于单纯支架组、空白对照组(P<0.05),且术后时间越长,修复效果越佳。结论:微重力条件下三维动态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提高分化质量,获得的种植细胞复合可注射型支架材料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能够取得稳定的长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手部皮肤撕脱伤的急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部皮肤撕脱伤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54例手部皮肤撕脱伤患者全部采用急诊手术方法治疗。其中原位缝合12例,将撕脱皮肤修剪成中厚皮片回植8例,中厚皮片游离植皮9例,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18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6例,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1例。结果53例创面成功修复,1例原位缝合术后皮肤约30%坏死,经二期游离植皮修复。54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皮肤质地柔软,外观满意,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结论针对手部皮肤撕脱伤不同伤部情况,准确判断皮肤撕脱伤的损伤程度,应用上述方法急诊修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伤手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桡动脉返支筋膜蒂携带桡骨瓣移植加Herbert螺钉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舟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切开复位、以桡动脉返支筋膜蒂桡骨瓣移植加Herbert螺钉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 ~18个月,骨折均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桡动脉返支筋膜蒂携带桡骨瓣移植加Herbert螺钉治疗舟骨骨折不愈合及骨坏死,临床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重力条件下动态三维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的分化,并与静态培养作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穿刺抽取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体外培养扩增。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组诱导培养:三维动态培养组:1%藻酸钠溶液洗涤并重新悬浮细胞,细胞密度为5×1010L-1,滴入200mmol/L氯化钙溶液,立即形成藻酸钙凝胶微球,细胞被悬浮固定于球内部,静止5min,取出凝胶微球,磷酸盐缓冲液充分洗涤,置于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微重力条件下动态诱导。二维动态培养组:细胞直接接种于平面培养瓶,置于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微重力条件下动态诱导。三维静态培养组:藻酸钙凝胶微球悬浮细胞静态培养。二维静态培养组:细胞直接接种于平面培养瓶静态培养。诱导培养2周后取材,甲苯胺蓝染色、Ⅰ、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结果:①藻酸钠接触钙离子迅速形成透明凝胶微球,直径约为1.0mm,均匀一致,有光泽,易于操作。倒置显微镜下见凝胶微球中的细胞呈球形,核仁清晰,动、静态培养后立体结构相似。甲苯胺蓝染色阳性,表达Ⅱ型胶原,无明显Ⅰ型胶原表达。平面培养组细胞形态由梭形向多角形、多边形转变,核周可见黑色颗粒。甲苯胺蓝染色弱阳性,仅少数细胞表达Ⅱ型胶原。②与静态培养相比,动态培养出现明显软骨分化,动态培养组胶原和蛋白多糖产量均高于静态培养培养组,以三维动态培养组效果最佳[胶原:0.078±0.004,0.069±0.003,0.048±0.002,0.035±0.004;蛋白多糖:0.111±0.003,0.092±0.002,0.069±0.003,0.058±0.002,(P<0.05)]。结论:立体诱导优于平面诱导,微重力动态培养可提高细胞诱导分化质量。  相似文献   
7.
手是人类劳动的器官,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损伤的机会也最多,占外科急依总数的20%以上,占骨科急症的40%[1]。手部解剖精细,损伤后如果治疗不当,易出现功能障碍,甚至畸形,严重影响劳动与生活质量,现就1a内笔所接触的49例患,手外伤所出现的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情况,对其原因作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1病例 患者女性,32岁,汉族,因"渐起自言自语、怕见人、生活懒散4个月"入院。家族史、个人史:无特殊。既往史:对抗生素过敏。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生化全套,血常规,心脑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现将笔者所遇5-HT受体激动剂合并米氮平所致5-羟色胺综合征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72岁。因精神病史10 a余,烦躁不安,四肢不停抖动1周,发热1 d入院。患者于10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情不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觉得活着没意思,诊断为抑郁症,给予米氮平(30 mg/d)、帕罗西汀(20 mg/d)治疗病情控制尚可,偶有波动。1个月前,患者因胃病开始服用新络纳(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10 d前患者到医院调药(停用帕罗西汀),1周前开始出现意识不清楚,四肢不停抖动,胡言乱语,1 d前开始出现低热,T 37.8℃。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0 a(一直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可),有胃病史1个月,个人史无特殊,家族史弟弟有精神病史。查体:T 39.0℃,P 110次/m in,R 35次/m in,BP 140/90 mm Hg,浅昏迷状态,双瞳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腹未及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四肢不停抖动,脑膜刺激征阴性,病理征未引出,精神科检查无法进行。入院后查胸片正常,W BC 10.0×109/L,肝肾功能正常,ECG、EEG大致正常范围,乙肝三抗阴性,  相似文献   
10.
王会才  赵凯  葛玥 《安徽医药》2014,(9):1690-1694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疗效及上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包括运动疗法(PT)和作业治疗(OT)治疗等;试验组除给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外,还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入选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2W、训练4w后接受以下评定:(1)肩、肘、腕活动度(ROM)及手握力;(2)Lindmark评分;(3)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肩、肘、腕活动度(ROM)及手握力、Lindmark评分、上肢神经传导速度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4W后,两组患者的肩、肘、腕活动度(ROM)、Lindmark评分、上肢神经传导速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较训练前有改善(P〈0.05),部分有显著改善(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肩外展、肩前屈、肘屈、前臂旋前、前臂旋后、Lindmark评分和上肢神经传导速度上,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握力、肩内收上,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肢体功能训练能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并更有效地改善偏瘫侧上肢神经的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