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白细胞下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出现的白细胞下降的趋势及相应对策。方法监测8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普通干扰素3~5MU[通用名:重组人干扰素α-2b,商品名:凯因益生(配预充注射器),由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出品]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白细胞下降,予以G-CSF治疗4周。结果干扰素抗病毒治疗1周~2周即可出现白细胞下降,加用G-CSF治疗后均可达到使用干扰素指征。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出现的白细胞下降并非骨髓抑制,加用G-CSF治疗后均可达到使用干扰素指征。  相似文献   
2.
吮指、咬唇等不良习惯是造成临床前牙开耠的主要原因之一,虽大部分患者有改掉不良习惯的意愿,但习惯的作用往往使患者下意识地重复不良动作,很难彻底根除。传统唇挡丝矫治器因其在两唇挡丝之间有间隙,能够有效防止咬唇,  相似文献   
3.
善得定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2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亚文  王仲琴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562-1562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04年元月至2006年元月住院治疗的2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男21例,女性7例,年龄20~65岁,其中25例为肝炎后肝硬化,2例为酒精性肝硬化,1例为原发性肝癌,所有病例均行腹部B超、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及腹部CT等检查而确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8例,C级20例。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参加1978年江苏省乒乓球赛的专业和业余运动员87名进行赛前半小时、二小时口服葡萄糖干粉50克组与不服葡萄糖组的比赛前后血糖变化作了比较,并分别作了年龄组、性别组、专业业余组、自身对照组的比较测定。正常值为90~130毫克%(福林-吴氏微量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保留重组质粒pMDl8-T-ldh中变形链球菌ldh基因上下游同源区,用运动发酵单胞菌adhB基因置换胁基因构建重组质粒。方法 PCR法扩增adhB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构建pGEMA重组质粒,以pMD18-T-1dh重组质粒为模板,反向PCR法缺失ldh,NcoI和XhoI酶产物片段和pGEMA质粒,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MDLA。结果成功克隆adhB基因,并用该基因置换ldh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MDLA。结论 本实验成功将反向PCR法引入缺失突变诱导,丰富了运动发酵单胞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6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仲琴  汪燕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1):1045-1046
我院近年来对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脑脊液 ( CSF)置换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1 1 2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 60 )例和对照组 ( 52例 ) ,且两组患者病情程度及年龄结构无显著差异。入院时两组病例合并脑外结核 95例。全部患者均有头痛、恶心。意识障碍者 1 6例 (嗜睡 1 0例 ,浅昏迷 6例 ) ;颈强、克氏征阳性者 1 0 2例 ;全部病例 CSF常规、生化检查均符合结脑的 CSF改变。 60例结脑患者共行 CSF置换术 71 6例次。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链霉素 0 .75肌注1次 / d,雷米封 1 5mg/ kg.d,1…  相似文献   
7.
二磷酸果糖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FDP)5~10g/d,疗程5~7d,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138例。结果表明,FDP对减轻EHF患者肾组织损伤,加速肾组织修复有明显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肾衰发生例数少,尿蛋白消失早,尿素氮恢复快。早期应用FDP治疗EHF,能缩短病程,减轻脏器损伤,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薛垂青  王仲琴 《陕西中医》2006,27(3):276-276
目的:探讨痰热清静脉点滴治疗麻疹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点滴,对照组采用双黄连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85%,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痰热清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痉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患男 ,1月。因发热 7d、皮疹 4 d入院。1周前始发热 ,初测体温 37°C ,后渐升高、最高达 39.1°C。伴流泪、流涕及打喷嚏 ,咳嗽喉中有痰。发热第 4天 ,耳后发际出现淡红色斑丘疹 ,后渐及额、面、颈、躯干及四肢 ,最后达手掌及足底。其母半月前曾患麻疹。母子有密切接触史。母乳喂养。查体 :T37.7°C,P1 4 0次 /min,R35次 /min。急性重病容 ,颜面、躯干及四肢可见弥漫性鲜红色 ,粟粒大小丘疹 ,疹无融合 ,疹间皮肤正常 ,压之褪色。唇无发绀 ,口腔可见Koplik斑。两肺可闻湿喘鸣。实验室检查 :WBC 1 1 .2×1 0 9/L ,N0 .55,L0 .4 5。住院…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麻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同志: 新生儿由于有来自母体的免疫力,一般在6个月内不发生麻疹。但母体既往未感染过麻疹,新生儿也无被动免疫,因而可发生感染。现报告1例新生儿麻疹。 1月龄男婴,因发热7 d伴皮疹4 d入院。体温逐日上升高达39.r℃,发热4 d开始耳后发际出现淡红皮疹、后渐及额、面、颈、躯干及四肢,直至手掌及足底。其母分娩后半月曾患麻疹。母乳喂养,母子接触密切。查体:急性病容,面部、躯干及四肢可见弥漫性红色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压之退色。口腔黏膜可见麻疹黏膜斑。两肺可闻湿喘呜。住院后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病情好转,皮疹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血麻疹IgM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