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牟爱华 《新医学》2000,31(11):686
患儿女,10岁,因呼吸困难15分钟于1999年6月28日急诊入院。患儿15分钟前因鼻出血在家用呋麻液滴鼻,部分药液流入咽后部咽下,约5分钟后患儿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紫。追问病史,患儿1个月前曾因鼻出血用呋麻液滴鼻治疗未出现任何不适。本次鼻出血只用呋麻液,未用其它任何药物。以往无哮喘及心脏疾病。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102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3kPa/9 kPa。神清,精神不振,烦躁不安,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合作。皮肤、黏膜无黄染及皮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口唇轻度紫绀,…  相似文献   
2.
3.
<正> 1 病例 患儿,男,4个月。因恶心、呕吐、脓血便,于1996年2月12日下午入院。查体:T37℃,P120次/分,R21次/分,体重10kg。轻度脱水貌,神志清晰,呈蜷曲体位。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27.5×10~9/L,中性粒细胞杆状核0.15,分叶核0.45,淋巴细胞0.34,单核细胞0.06,中性粒细胞毒性颗粒(+)。大便常规:红色水佯便,红血球(+++),白血球(+),巨噬细胞(+),隐血强阳性。余无异常发现。入院诊断:急性菌痢。给予抗感染、补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7个月。因发作性抽搐10余次,于2000年4月9日入院。患儿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抽搐1次,表现为意识丧失,面色发绀,无双目上视及四肢抽动,无大小便失禁,持续约10余分钟自行缓解,缓解后曾给予VitB1、VitB12等药物治疗。每次发作缓解后一般情况如常。近2天来患儿又出现抽搐。表现形式基本同前,但发作时间较短,持续约30秒钟缓解,共发作10余次,以抽搐原因待查收入院。以往无外伤史。体检:T36.3℃,P122次/分,R28次/分。神志清,精神不振,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前囟约0.5cm×0.5cm,平坦,不紧张。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咽部无充血。心肺及腹部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5.7×109/L,N0.52,L0.47,Hb121g/L,PLT275×109/L,血钙2.38mmol/L,血镁0.85mmol/L,血磷1.81mmol/L。血生化及血糖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临床实习是整个中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衔接桥梁。儿科临床带教,总结出临床带教应注重:①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系统临床思维;②增加操作机会,提高动手能力;③提高病历书写能力;④加强医患的沟通。以此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北方多发生在8—12月,以2岁以下小儿多见,多伴不同程度的脱水,部分患儿有高热、呕吐等表现,使其服药困难,单纯抗病毒补液治疗有时起效慢。笔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止泻停直肠滴人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68例,疗效较好,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6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细菌性肠炎好发于夏秋季节,多伴不同程度的脱水,部分患儿有高热、呕吐等表现,使其服药困难。笔者在原治疗基础上用止泻散敷脐加止泻停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调查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达标情况及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4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钙、磷及iPTH的水平、达标率,随机选取10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血清钙、磷、iPTH的平均水平及达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和iPTH的达标率分别为55.6%、64.8%、29.6%;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磷、iPTH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具有相对较低的iPTH水平,低iPTH所占比例大。  相似文献   
10.
牟爱华  丁玉洁 《山东医药》2007,47(28):120-121
患儿男,2岁8个月。因红色尿1 d入院。入院前1 d无明显诱因排红色尿,无尿量减少、水肿及发热,发病前无服药史。尿常规:蛋白(+++),潜血(+++),WBC 5~8/HP,管型8~10/HP,无RBC。血常规:WBC 9.9×10^9/L,Hb 151g/L,PLT41×10^9/L,RBC 5.21×10^12/L。入院前半个月曾有发热同时伴左下肢跛行,在当地诊为髋关节滑膜炎,持续约4d缓解。面部、双耳廓、双手背掌指关节处有红色皮疹,耳廓处类似冻伤样,曾予湿疹膏和抗过敏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