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长沙市属亚热带,有人口547万,以汉族为主,兼有回、壮、苗等少数民族。1954~1987年累计发现麻风病人196例,其中男180例。女16例;LL115例(58.67%)、TT52例(26.53%)、BB28例(14.28%)、未定类1例(0.51%);病期7个月~8年。34年间全市共治愈病人78例,死亡58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箍围热敷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骨盆牵引治疗和箍围治疗,治疗组在骨盆牵引的基础上加中药箍围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箍围热敷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缩短疗程,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对当地新发现病人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对当地新发现麻风病人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麻风高流行县(市)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前、中和后一年的麻风新发现病人资料,分析新发现麻风病人各个方面情况。结果:发现所有8个县(市)在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当年发现病人数均为最高。在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一年,防治力量强的县(市)发现病人数维持在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前一年的水平,防治力量弱的县(市)发现病人数则比开展运动前一年有减少。在开展消除运动期间发现的病人居住地离县麻风专业机构的距离最远,平均为62.8公里/人。开展消除运动期间疾病延迟期为最长,平均为42.9月,消除运动后一年发现的病人疾病平均延迟期缩短至26.5月。结论:开展消除麻风运动后在短期内不会对当地的新发现病人数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其促进了部分麻风流行病学指标好转,从而促进了当地麻风防治。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髓核突出症。是青壮年的多发病 ,也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 ,本病约占腰痛患者的五分之一。我们近三年来对此病进行综合治疗 57例 ,收到理想疗效 ,现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性 4 0例 ,女性 17例 ;年龄最小者 2 3岁 ,最大者 58岁 ,其中 2 0~ 30岁 17例( 2 9 8% ) ,31~ 4 0岁 2 3例 ( 4 0 4 % ) ,4 1~ 50岁 15例( 2 6 3% ) ,50岁以上者 2例 ( 3 5% ) ;病程最短者 1个月 ,最长者 2 0年 ,平均病程 3 8年。其病因 :有明确腰部外伤史 4 2例 ( 73 7% )。有慢性腰部劳损史 13例 ( 2 2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麻风畸残的自我护理效果。方法 经过培训的医务工作者教院内外261例麻风畸残者做眼手足的自我护理,免费提供防护器材,连续观察随访3年。结果 坚持做自我护理的患者占78.54%;红眼减少83.3%。手部、足部皲裂分别减少91.76%和98.8%,足部溃疡减少60.3%,手足骨缺失数无明显增加。结论 坚持自我护理和简单的防护措施可以防止或减少畸残的加重及继发性损害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温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50例——附25例单纯针刺治疗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运用温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50例 ,与单纯针刺治疗 2 5例 ,进行疗效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75例均见长期反复发作腰部疼痛 ,时轻时重 ,轻者以腰部僵硬、酸痛为主 ,其发作与劳累、气候变化等有关 ;重者神经根受压 ,疼痛放射至腰部。体检见腰椎棘突有压痛、叩击痛。X线摄片等检查均见不同程度腰椎骨质增生 ,并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其中男 2 8例 ,女 47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 75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32年。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50例 ,对照组 2 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观察脐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脐针组、联合组与体针组各28例。脐针组采用单纯脐针、联合组采用体针联合脐针、体针组采用常规针刺,均隔1-2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4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失眠症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及其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2周和治疗4周在PSQI总评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SAS、SDS、中医证候方面,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2周后,脐针组与联合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体针组(P<0.01)。治疗4周后,联合组PSQI总评分、各项睡眠因子评分、SA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其余两组(P<0.01)。治疗后,脐针组、联合组、体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26/28)、96.4%(27/28)、78.6%(2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三种干预措施均可有效改善患者整体睡眠情况、中医证候及焦虑、抑郁状态,且具有良好安全性。脐针组与联合组可能在短期内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中医证候方面更具优势;联合组可能在PSQI各睡眠因子评分及总分、焦虑状态、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人类皮肤粘膜所致的表皮瘤样增生。发病率高 ,易复发 ,且与生殖器、肛门的肿瘤有关 ,故引起人们的重视。临床上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多种多样 ,这些方法中又以CO2 激光联合干扰素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共观察了 10 9例尖锐湿疣的治疗 ,其中单用CO2 激光治疗者 4 8例 ( 4 4% ) ,CO2 激光联合干扰素治疗者 61例 ( 56% ) ,现将二种方法临床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 9例尖锐湿疣患者均来自我所门诊部。男性 71例 ,女性 38例。年龄跨度 19~ 72岁 ,2 3~ 4 5岁者 83例 ,占 76%。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定向透药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肾虚血瘀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与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通络方定向透药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M-JOA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定向透药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腰痛疗效可靠,能改善患者症状,缓解腰痛,有效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Melkerson-Rosenthal综合征1例报告潘良德,刘训荃患者男,36岁。3年前右眉弓被砖头撞伤,1年后患处起一黄豆大紫红色结节,逐渐增至蚕豆大小,肿胀明显,无压痛。4个月后,患者右额、左额及上唇相继出现同样结节,伴双眼不能完全闭合。在外曾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