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新等比较分析了高压氧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时淋巴瘤的疗效。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高压氧组(HBO)较单纯化疗组的瘤体消迅速度快(P<0.01),诱导CR时间短(P<0.01),CR串高(P<0.05),CR持续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而6例高压氧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上述差异更为明显。淋  相似文献   
2.
中医脾虚证是以消化系统机能紊乱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它涉及多个系统,器官与组织的机能失调,可出现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如慢性肾炎、贫血、重症肌无力等,故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和阐明中医脾虚的实质已成为许多学者致力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脾虚证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及血浆环核苷酸含量的关系已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十全育真胶囊治疗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对人民健康危害最大的肾脏病之一。其中尤以原发性肾炎占多数。系膜增殖性肾炎是我国肾炎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据统计约占我国肾穿刺病人的半数光镜下表现为以系膜细胞和或系膜基质增生为主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以持续性蛋白尿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基本特征。近年来,对系膜增殖与微小病变和局灶性节段性硬化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日益受到国内外肾脏病学者的普遍重视。由于系膜增殖性肾炎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位置,以及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研究该型肾炎的发病机理,观察其临床和病理的动态变化规律,评价中医药在该型肾炎中的疗效和可能机理,在我国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自1990年起,采用近代名医张锡纯所拟“十全育真汤”加减组方并制成胶囊,对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应用超微结构体视学定量分析方法观察81例脾虚患者胃粘膜胆碱能运动神经终末的变化,并结合血cAMP、cGMP含量的验定,探讨了形态改变与机能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脾虚气滞组患者胆碱能神经终末内乙酰胆碱递质小泡显著多于脾胃气虚组(p<0.001),血cGMP含量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p<0.002)和正常对照组(p<0.02);血cAMP/cGMP比值则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05—0.001);此结果从超微结构水平提供了脾虚气滞型患者胃肠胆碱能神经功能偏亢的形态学依据,从而提示胆碱能神经偏亢可能为此型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脾虚证患者胃窦G细胞体视学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及体视学定量分析方法,观察89例脾虚证患者胃窦G细胞变化,与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脾虚气滞型患者胃窦 G 细胞数密度及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0.001);胃窦 G 细胞数目与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1)。提示:胃窦 G 细胞增生及其分泌功能亢进可能是形成脾虚不同证型的病理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