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壮药干花豆枝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干花豆Fordia cauliflor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C18、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对干花豆枝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波谱学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干花豆中分离得到11个成分,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羽扇豆醇乙酸酯(2)、水黄皮素(3)、呋喃-[4″, 5″, 8, 7]-黄酮(4)、7-甲氧基-8-异戊烯基黄烷酮(5)、7-甲氧基-8-(3″-羟基-3″-甲基-1″-丁烯基)-黄酮(6)、豆甾醇(7)、豆甾醇-3-O-β-葡萄糖苷(8)、胡萝卜苷(9)、齐墩果酸(10)、β-谷甾醇(11)。结论 化合物246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胶、MCI、ODS柱色谱等色谱技术,从鸡尾木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文献对照,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儿茶素(3)、秦皮苷(4)、原儿茶酸(5)、没食子酸(6)、没食子酸甲酯(7)、没食子酸乙酯(8)、罗布麻酚A(9)、巴卡亭(10)、酵母甾醇(11)、鞣花酸(12)、3,3’,4’-三甲氧基鞣花酸(13)、N-benzoylL-phenylalaninyl-N-benzoyl-L-phenylalaninate(14)。除化合物6以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6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油梨果渣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对多酚类化合物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常压柱色谱和高压液相制备色谱相结合的分离方法对油梨果渣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通过对波谱数据分析和文献比对进行结构鉴定;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体外评价单体化合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从油梨果渣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4-trihydroxyheptadec-16-yne(1),1,2,4-trihydroxynonadecane(2),(2R,12Z,15Z)-2-hydroxy-4-oxoheneicosa-12,15-dien~(-1)-yl acetate(3),色氨酸(4),绿原酸(5),新绿原酸(6),东莨菪苷(7);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5和6清除自由基能力与维生素C相近。结论:化合物4,6,7首次从油梨果肉中发现,并且分离得到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4.
壮药干花豆枝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金磊  潘争红  苏涛  颜小捷  李典鹏 《中草药》2012,43(6):1071-1074
目的研究干花豆Fordia cauliflora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C18、Sephadex LH-20等色谱手段对干花豆枝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波谱学技术和理化性质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干花豆中分离得到11个成分,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羽扇豆醇乙酸酯(2)、水黄皮素(3)、呋喃-[4″,5″,8,7]-黄酮(4)、7-甲氧基-8-异戊烯基黄烷酮(5)、7-甲氧基-8-(3″-羟基-3″-甲基-1″-丁烯基)-黄酮(6)、豆甾醇(7)、豆甾醇-3-O-β-葡萄糖苷(8)、胡萝卜苷(9)、齐墩果酸(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2、4、6~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裸花紫珠抑制一氧化氮(NO)生成的活性部位,并建立一套基于液质联用(HPLC-DAD-ESI-MS)技术快速鉴定裸花紫珠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的方法。方法 以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一氧化氮(NO)作为筛选模型,采用液质联用(HPLC-DAD-ESI-MS)进行成分测定。结果 裸花紫珠中低极性的乙酸乙酯部位和石油醚部位显示出较强的抑制NO活性,可能是其抗炎活性部位,黄酮及黄酮苷类是乙酸乙酯部位的主要成分,黄酮和二萜成分是石油醚部位的主要成分。结论 研究结果为裸花紫珠的产品升级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豆科槐属植物柳叶槐根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经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出化合物结构,其中包括12个黄酮类化合物phaseollidin(1)、L-高丽槐素(2)、2-(2', 4'-二羟基苯基)-5, 6-二氧亚甲基苯并呋喃(3)、8-去甲杜鹃素(4)、甘草素(5)、染料木素(6)、6-甲基染料木素(7)、5-甲氧基染料木素(8)、7, 2', 4'-三羟基-5-甲氧基异黄酮(9)、7, 3', 4'-三羟基异黄酮(10)、erythribyssin D(11)、毛蕊异黄酮(12);2个酚类化合物:顺式白藜芦醇(13)、反式白藜芦醇(14);2个甾体化合物:豆甾醇(15)、β-谷甾醇(16)。其中,化合物1~14,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C_(18)等柱色谱方法对裸花紫珠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波谱数据分析和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裸花紫珠叶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苷(1),木犀草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2),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丁酯(4),木犀草素-3'-O-(6″-E-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4'-O-(6'-E-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苷(6),木犀草素-7-O-(6″-E-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7-O-(6″-E-阿魏酰)-β-D-吡喃葡萄糖苷(8)。结论: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丁林芬  郭亚东  潘争红  吴兴德  宋流东 《中草药》2017,48(17):3463-3468
目的对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荷花玉兰叶的70%丙酮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12,13-二乙酰氧基-桉烷-4α,6α,11-三醇(1)、12,13-二乙酰氧基-5αH-愈创木烷-1(10)-烯-4α,6α,11-三醇(2)、11,13-去氢台湾含笑内酯(3)、台湾含笑内酯(4)、α-山道年(5)、1β-羟基-11βH-桉烷-3-烯-12,6α-内酯(6)、β-网翼藻萜醇(7)、12α-甲氧基-吉玛烷-1(10),4,11(13)-三烯-12,6α-缩醛(8)。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并命名为荷花玉兰醇A和B,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宁德生  符毓夏  李连春  吕仕洪  潘争红 《中草药》2018,49(23):5499-5502
目的研究石山巴豆Crotoneuryphyllus枝叶中的二萜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MCI、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分析与文献比对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山巴豆枝叶95%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rotoeurin D(1)、mallotucin C(2)、mallotucin D(3)、plaunotol(4)。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降克罗烷二萜,命名为石山巴豆素D;化合物2~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