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46,XY,t(9;13)伴死胎及习惯性流产一例蔡桂香,涂自良,邵玲患者男,27岁,农民。婚后3年余,其妻妊娠3次均失败。第1胎孕7月娩出一无脑儿,第2胎孕6月生一死胎,第3胎孕3月自然流产。夫妇于1994年8月来我院遗传咨询门诊。体检:表型及智力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肝炎病人的染色体研究已受到国内外学者普遍重视,其发病机理仍不很清楚,为了探讨乙型肝炎患者染色体畸变与乙肝发病的相关关系,我们对小儿乙型肝炎患者染色体畸变进行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例t(13;14)的Turner综合征蔡桂香涂自良患者女,9岁。因智力低下就诊。患儿系第2胎足月顺产,新生儿期即发现手、足背水肿。生长、发育比同龄儿迟缓。体检:身高120cm,体重23kg,颈蹼,后发际低,双侧通贯掌,肘外翻,双手指短粗,小指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图对照法控制三黄片的质量和生产工艺.方法制备三黄片半成品、成品、对照品的HPLC色谱图,测算大黄素、大黄酚总量,比较色谱图的共有峰和异常色谱峰.结果本法能有效控制三黄片含量和生产工艺.结论高效液相色谱图对照法可作为三黄片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谈医院药品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内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使读者了解如何利用计算机管理药品.方法:从医院药品计算机系统应具备的模块和终端的设置开始,结合分工给予各工作人员权限.结果:只要措施得当方法科学,药品信息就能在系统中安全保存、传输和阅读.结论:本文介绍的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在人体内ORM1基因多态性对去甲替林游离药物浓度的影响, 首先采用测序对ORM1进行基因型分析。挑选出ORM1*F1/*F1, ORM1*F1/*S, ORM1*S/*S个体各6人, 进行临床试验。试验当日早上空腹口服去甲替林25 mg, 分别于0, 1, 2, 3, 4, 6, 8, 12, 24, 32, 48, 72, 96和168 h采外周静脉血5 mL, 运用HPLC-MS/MS分别测定血清中去甲替林总药物浓度、10-OH-去甲替林药物浓度及超滤液中去甲替林游离药物浓度,分析不同基因型间去甲替林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个体间总去甲替林和10-OH-去甲替林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ORM1*F1/*F1基因型个体,血浆中游离药物总量约为ORM1*F1/*SORM1*S/*S的2倍,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甲替林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4.81±1.91)%。在服药后2, 3, 4, 6, 8和12 h, ORM1*F1/*F1基因型个体血浆蛋白结合率均低于其余两种基因型个体, 在Tmax(4 h)左右, 差异更为显著(P<0.05)。ORM1不同基因型对去甲替林血浆蛋白结合率和游离药物浓度均存在影响,表现为ORM1*S/*S基因型个体结合药物的能力强于其他两种基因型个体,从而导致血清中去甲替林游离血药浓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测定痹痛定中青藤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 ;流动相:甲醇-0.15%乙二胺水溶液(55:45);流速:0.8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62 nm。结果 青藤碱进样量在0.490 4~7.846 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2%,RSD=0.97%。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痹痛定中青藤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金果榄中盐酸药根碱与盐酸巴马汀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tm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1:1)(含四甲基乙二胺3.5 mL·L 1,用磷酸调pH值至7.5);流速:1.0 mL·min 1;检测波长:345 nm;柱温:25 ℃。结果盐酸药根碱在0.009 8~0.316 0 mg·mL 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5),盐酸巴马汀在0.011 5~0.368 0 mg·mL 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6)。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果榄中盐酸药根碱与盐酸巴马汀含量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9.
武当山"七类药"资源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武当山区“七类药”类中草药资源的品种、来源与功效。方法通过资源调查及查阅有关文献与标本做出综合分析。结果武当山地区“七类药”来源于42科78属,有115种。结论武当山地区“七类药”来源广泛,功效显著,应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武当山"还阳类"草药资源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武当山地区习用“还阳类”中草药资源的品种、来源与功效。方法通过资源调查及查阅有关文献、标本做出综合分析。结果武当山地区“还阳类”中草药来源于16科40属,含48种。结论武当山地区“还阳类”中草药来源广泛,功效显著,应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