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HERS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加味银翘散。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未出现低血压休克期和(或)少尿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能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病原体[1],可引起危及生命的多种感染[2]。随着人口老龄化、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基础疾病的增多,肺炎克雷伯菌社区感染率明显增加,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临床不合理用药,其耐药菌株检出率逐年上升[3]。目前对于院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耐药研究较多,社区耐药分析较少,本土的社区感染数据更无从参考。本院为基层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以社区为主,分析社区耐药情况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结核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在病死病例中,因结核病而死患者并不少.结核病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结核病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疾病.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容易对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本文观察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方案在复治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130例(95.59%)、黄染119例(87.50%)、纳差104例(76.47%)。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胆碱脂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85、3.95、3.49、4.65,P均〈0.05),在戊型肝炎重叠HBV感染组与单纯戊型肝炎组之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75、3.68、3.83、4.53,P均〈0.05)。结论大多散发性戊型肝炎有急性肝炎典型的临床表现,且预后良好,但老年患者、重叠HBV感染者黄疸深、肝功能损害重。  相似文献   
5.
甲型副伤寒是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 A)经消化道传播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很难在疾病发生的早期作出正确的诊断。现对我院2004年~2005年住院治疗且经血培养确诊的132例甲型副伤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始单药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不佳加用拉米夫定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慢性乙型肝炎初始单用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患者共88例,所选40例患者未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联合继续治疗,继续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作为对照组。其余48例,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联合继续治疗,连续治疗48周,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继续治疗24周和48周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继续治疗,完成疗程。观察组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始单药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不佳加用拉米夫定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副伤寒并发的肾脏损害的尿液成分特点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副伤寒者出现尿常规异常者做尿液蛋白测定。结果发热期尿液肾小球性、肾小管性尿蛋白均升高,而非发热期尿液蛋白以肾小管性蛋白为主。结论副伤寒并发的肾脏损害尿液特点:肾小管性尿蛋白在发热期和非发热期均升高,而中分子量的白蛋白仅仅在发热期出现,提示肾脏合并症以损害肾小管或者间质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