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宫颈癌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TDSF)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6h,即可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与对照组相比,P<0.01。当TDSF存在时,经PHA-P驯化的PBMC效应细胞对外源性IL-2反应显著减弱,表明TDSF能抑制IL-2的作用。PHA-P刺激PBMC增殖,但TDSF使其增殖抑制。表明TDSF能抑制IL-2产生及其作用;抗癌药对TDSF的分泌有部分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宫颈癌细胞产的免疫抑制因子(TDSF)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6小时,即可抑制IL-2产生,与对照组相比P<0.01。当TDSF存在时,经激活的PBMC效应细胞对外源性IL-2反应显著减弱,表明TDSF能抑制IL-2的作用。PHA-P刺激PBMC增殖,但TDSF使其增殖抑制。表明TDSF能抑制IL-2产生及其作用。抗癌药对TDSF的分泌有部分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宫颈癌细胞产的免疫抑制因子(TDSF)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6小时,即可抑制IL-2产生,与对照组相比P<0.01.当TDSF存在时,经激活的PBMC效应细胞对外源性IL-2反应显着减弱,表明TDSF能抑制IL-2的作用。PHA-P刺激PBMC增殖,但TDSF使其增殖抑制。表明TDSF能抑制IL-2产生及其作用。抗癌药对TDSF的分泌有部分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对IL-2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宫颈癌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TDSF)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6h,即可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与对照组相比,P<0.01。当TDSF存在时,经PHA-P驯化的PBMC效应细胞对外源性IL-2反应显著减弱,表明TDSF能抑制IL-2的作用。PHA-P刺激PBMC增殖,但TDSF使其增殖抑制。表明TDSF能抑制IL-2产生及其作用;抗癌药对TDSF的分泌有部分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肿瘤药对膀胱癌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抗肿瘤药对膀胱 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TDSF)对肿瘤”免疫逃逸“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采用免疫生化共育实验的方法,取得膀胱癌细胞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6h,即可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1。当TDSF存在时,经激活的PBMC效应细胞对外源性IL-2反应显著减弱,表明IL-2的作用受到TDSF的抑制。植物血凝素-P(  相似文献   
6.
7.
Koninckx等报道,对于月经周期规律、基础体温(BBT)呈双相的不孕症妇女应用腹腔镜检直接窥视卵巢有无排卵斑和比较患者分泌早期即周期第14~20天(d_(14~20))腹腔液(PF)与外周血液中甾体激素浓度,可以进一步了解或充分评价卵巢内分泌功能,并且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 Criess 试剂检测 TP 对小鼠腹腔激活巨噬细胞在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段一氧化氮(NO)分泌的影响。结果在1~10μg/ml 范围内,TP 对腹腔激活巨噬细胞 NO 产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无细胞毒性。结论 TP 能有效抑制小鼠腹腔液中激活巨噬细胞 NO 生成,提示 TP 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与抑制 NO 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多苷可以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哮喘、肝炎等,既可以抑制细胞免疫又可以抑制体液免疫.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P)对小鼠腹腔活化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和NO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脂多糖(LPS)激活,给予雷公藤多甙(TWP)进行共同孵育;分别以间接MTT法和Griess试剂检测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和上清NO的含量变化.结果:雷公藤多苷能有效抑制小鼠腹腔激活巨噬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NO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甲素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和NO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大量激活的巨噬细胞免疫抑制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不同剂量TP和不同时间段的杀伤活性和对NO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由脂多糖(LPS)诱导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噻唑盐比色(MTT)间接法观察其杀伤活性的变化,并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其上清液NO的含量变化。结果1~10μg/ml TP对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和NO的产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且无细胞毒性。TP<1μg/ml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能有效抑制小鼠腹腔液中活化巨噬细胞和NO的生成,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