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正>在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治疗过程中,不同学者使用的治疗方法及侧重点均不同。下面就各文献的侧重点不同,进行分类叙述。牵引牵引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椎间隙增宽,受挤压的椎动脉和神经得以放松。牵引一般都会与手法配合以提高颈曲恢复的效果。因为手法能更好的松解颈部肌肉等软组织的痉挛等,更利于颈椎的牵引。临床研究发现,牵引的时间、角度、重量等对牵引的效果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腋部勾拨松解手法治疗冻结期和康复期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3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用常规推拿加腋部勾拨松解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推拿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5%、对照组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关节活动度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肩关节VAS评分均改善(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推拿结合腋部勾拨松解手法治疗冻结期和康复期肩周炎可以有效缓解其肩部疼痛症状,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92例急诊颅脑外伤术后血糖水平和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急诊颅脑外伤术后血糖水平和继发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9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血糖水平控制在3.9~6.1mmol/L,对照组46例血糖水平控制在6.1—11.1mmol/L;比较两组患者继发脑梗死发生率和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继发脑梗死发生率(P〈0.05)明显降低,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P〈0.01);血糖控制水平(r=0.324,P〈0.01)与颅脑外伤术后继发脑梗死发生率明显正相关。结论血糖水平与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要注意血糖的合理控制,以降低患者继发脑梗死,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90年以来,采用手法不同角度“拔伸、捺正”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65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63岁,最小40岁,平均51.5岁,治疗时间最长30天,最短6天,平均18天。治疗前均对临床症状进行记录,治疗后对照症状、体征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及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改变,致使相应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损害(如压迫、刺激、失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可分为颈型(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笔者自2006年以来采用耳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58例胸腹联合伤的急诊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8例胸腹联合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4例,死亡4例,死亡率6.84%。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胸、腹部X平片,CT、胸腹部B超、消化道钡剂造影及钡灌肠造影检查有助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对诊断明确的胸腹合并伤,首先改善呼吸功能,恢复有效循环量,积极做好手术准备。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翁某某,女,16岁,学生.以颈项酸胀痛伴活动不利反复发作1年为主诉,于2002年1月5日来诊.查体:T:36.8℃,BP:110/72mmHg,P:78次/分,R:17次/分.神清,双侧颈项肌压痛明显,叩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上臂外展试验(-),双上肢肌力正常、感觉存在,颈椎X片(正侧位、双斜位、过伸过曲位)见C4、C5、C6前缘轻度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正常(Borden氏法),诊断为颈椎病(颈型),予掖、一指禅、拿、点、按、揉、拔伸等手法治疗25分钟,加拔罐10分钟,连续治疗1疗程(10次)而愈。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有关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整理,并结合有关解剖观测材料,对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