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CV-PSOC)、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知觉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和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产后1周内的高危妊娠产妇进行调查,了解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233例高危妊娠产妇中,育儿胜任感量表评分为(72.30±9.48)分,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知觉压力水平、社会支持是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低、知觉压力水平高、社会支持低是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的危险因素。提高高危妊娠产妇育儿知识知晓度及社会支持,为高危妊娠产妇减压,有助于提高高危妊娠产妇育儿胜任感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焕芳  陈云  刘冰  江紫妍  任红燕 《循证护理》2023,(18):3272-3277
目的:将精准识别有产后尿潴留高危因素病人的证据应用于阴道分娩产妇中,促进早期识别产后尿潴留病人,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型为研究框架,于2021年5月—2022年6月通过证据获取、现况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循证实践应用于顺产后有产后尿潴留高危因素的病人,比较循证实践应用前后病人膀胱高度评估的准确率、尿潴留病人留置尿管率、尿潴留病人留置尿管后引流出的尿量、尿潴留早期干预后留置尿管时长、产后尿潴留高危病人识别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5条证据,共4条审查指标。循证实践后,膀胱高度评估准确率由33.93%提高至78.68%;产后尿潴留病人留置尿管率由82.14%下降至60.00%;尿潴留病人留置尿管后引流出的尿量由(510±90)mL下降至(340±70)mL;尿潴留早期干预后留置尿管时长(36±12)h下降至(24±9)h;产后尿潴留高危病人识别率由66.96%提高至100.00%;显性尿潴留发生率由23.21%降至6.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产时、产后对孕产妇进行产后尿潴留高危因素的评估,提高了尿潴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娩胎是否会加重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对象为成功全产程实施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根据第二产程胎头拨露或着冠时产妇选择的娩胎体位按是否应用重力作用分为直立位组(包括:坐位组、站位组、跪趴位组、蹲位组)和非直立位组(侧卧位组和截石位组),产后6~8周对成功实施自由体位娩胎的产妇进行盆底肌力、疲劳度和阴道压力的检测及诊断。结果:成功随访176例产妇,6组不同体位娩胎的阴道压力、Ⅰ类肌疲劳度、Ⅰ类肌肌力、Ⅱ类肌疲劳度、Ⅱ类肌肌力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立位组产妇的盆底Ⅰ类肌肌力异常率高于非直立位(75.86%vs58.33%,P0.05),直立位组的阴道压力的异常率低于非直立位组(20.69%vs 35.00%,P0.05)。结论:未得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不同体位娩出胎儿会增加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损害,但直立位的分娩产妇对盆底Ⅰ类肌的影响可能更大,尚需要今后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助产士高危预警评估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广州市6所医院的助产士采取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助产士高危预警评估能力的自我鉴定、助产士高危预警评估能力的培训现状3部分。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中不同体位娩出胎儿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待产的200例足月产妇,全产程实施自由体位分娩,根据第二产程胎头拨露或着冠时产妇选择的分娩体位分为6组,即坐位、站位、跪趴位、蹲位、侧卧位和截石位,比较分析各组分娩结局。结果不同体位娩出胎儿对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和产后2 h出血量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 063、18. 569、12. 700,P 0. 05),对会阴裂伤程度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 037,P0. 05)。结论在不同分娩体位中,站位、跪趴位、蹲位分娩的第二产程时间较短,虽然直立体位,如站位、坐位、蹲位产时出血和产后2 h出血量稍多,但未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站立位用力与接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的78例低危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用站立位用力及接产,对照组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用仰卧截石位用力和接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损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为(207.89±42.31)ml,对照组为(235.00±53.86)ml,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为(256.44±45.63)ml,对照组为(362.31±211.88)ml,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为(254.89±45.54)ml,对照组为(422.38±237.44)ml, 3个出血量指标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46.46±36.56)min,对照组为(69.10±51.1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  相似文献   
7.
胡静  江紫妍 《妇幼护理》2024,4(5):1087-1089
目的 探讨脐带夹结合露脐尿片在初生婴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1 月来我院分娩 的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分别为脐带夹和露脐尿片组(159 例)、脐带夹和普通尿片组(141 例)、气 门芯和露脐尿片组(150 例)以及气门芯和普通尿片组(150 例)。比较不同组新生儿脐带断端的出血情况、脐炎发生率以及脐 带脱落的时间。结果 脐带夹组的脐带残端出血率(1.7%)小于气门芯组(10.0%),露脐尿片组脐炎的发生率(2.0%)比普通 尿片组(7.7%)低(P<0.05)。脐带夹结合露脐尿片组的脐带脱落时间最短(8.85±2.04 天)(P<0.05)。结论 脐带夹结扎脐带能 降低脐带出血率,结合露脐尿片的使用能优化医护人员脐带护理操作,提高脐带自然暴露干燥的效果,缩短脐带脱落的时间, 提高新生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万方、知网和维普数据库,搜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4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  相似文献   
9.
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易导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尿路感染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膀胱尿量评估法有腹部膀胱叩诊评估法、导尿术和超声测量法。文章综述了产后尿潴留的概念,各种膀胱尿量评估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产妇阴道分娩后的尿量评估及膀胱管理制定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