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
江学敏 《中国药师》2015,(10):1755-1757
摘 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引产;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引产。比较两组患者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用药至胎儿娩出时间、辅助用药率、胎儿体质量、产后出血量、引产成功率,引产不良事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明显较短,清宫率及引产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与单用依沙吖啶相比,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48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42岁,发病最高年龄组26-35岁.占65%。未婚17例,已婚31例。有人流史35例,人流数量多6次,放环8例,2次异位妊娠2例。  相似文献   
3.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20例疗效观察及有关问题处理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因使用方便且疗效满意,已逐渐取代了以往的电熨、激光、冷冻等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就我院去年1年来应用微波治疗220例宫颈糜烂进行疗效分析及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4.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思想体现着肝脾之间气机相调、营血互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蕴含着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和疾病的传变规律,对指导“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抑郁症患者中医病位要素多责于肝、脾两脏,通过运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这一“治未病”思想,结合状态医学理论,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探讨抑郁症的防治,为医者提供疾病防治的理论参考,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中医药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黄恒青教授认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素体脾虚可致胃痞,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外加邪实侵袭阻遏气机,致脾胃升降失职。治疗上以整体观念为核心,辨证加减,分别予温胆汤或黄连温胆汤、保和丸、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汤、半夏泻心汤或枳实消痞丸化裁,使脾胃功能得复。  相似文献   
6.
足月妊娠阴道米索前列醇引产与催产素引产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析 ,现国内外报道较多 ,我院于 2 0 0 1年 1~ 12月份对 4 2例足月或过期妊娠孕妇采用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片引产 ,研究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并与同期 4 2例等同条件下接受催产素引产者进行比较分析 ,现将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我院于 2 0 0 1年 1月至 12月间 ,选择有足月妊娠引产指征的单胎头位加足月孕妇 84例 ,年龄 2 2~ 37岁 ,孕周 38~ 4 2w ,随机分为米索组与催产素组各 4 2例。疤痕子宫、胎位异常、产道异常、头盆不称、产前异常出血及哮喘、青光眼不列入引产范围 ,84例产妇均已有分娩先兆…  相似文献   
7.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思想体现着肝脾之间气机相调、营血互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蕴含着脏腑间的相互关系和疾病的传变规律,对指导"治未病"具有重要意义。抑郁症患者中医病位要素多责于肝、脾两脏,通过运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这一"治未病"思想,结合状态医学理论,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探讨抑郁症的防治,为医者提供疾病防治的理论参考,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中医药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0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观察组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和二甲双胍。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激素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及排卵率、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促黄体激素(LH)、泌乳素(PRL)、睾酮(T)、平均卵泡数和平均卵巢体积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WHR增高(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WHR、FINS、LH、T、子宫内膜厚度、平均卵泡数和平均卵巢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FBG、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排卵率、妊娠率等相近(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疗效优于单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更适合PCOS患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