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HPLC双波长指纹图谱快速测定藿香正气制剂中和厚朴酚含量的方法,建立糖量计法快速测定其总多糖含量的方法,并分析其差异性。方法 HPLC采用XB-C18(H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和0.1%磷酸水溶液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94、270 nm,柱温30℃;糖量计法以50%乙醇为阴性对照;聚类分析重复性样品,对比不同指标间的聚类结果。结果 HPLC测得和厚朴酚在1.40~0.1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12182633C-217418,r~2=0.9995;藿香正气水中和厚朴酚浓度为(0.4008±0.0050)mg/mL,藿香正气滴丸中其浓度为(0.4879±0.0089)mg/mL。总多糖在0.91~0.29 g/mL范围内与其百分值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51.949X+0.868,r~2=0.9999;藿香正气水中总多糖浓度为(0.31±0.003)g/mL,藿香正气滴丸中其浓度为(1.12±0.005)g/mL。聚类分析筛选出和厚朴酚峰面积和总多糖百分值作为表现藿香正气水和藿香正气滴丸间差异的指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PLC及糖量计法能有效用于藿香正气制剂多类指标的质量控制及不同剂型间的差异考察;聚类分析筛选出的峰面积和总多糖百分值作为评价指标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单倍型移植体系中肠道微生态与移植后疾病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对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疾病复发的19例患者(复发组)和同期移植未复发的19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扩增子测序法和宏基因组检测法分析两组之间的肠道微生态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组中Alpha多样性指数趋于上升,肠道中有害菌数量增多。宏基因组分析显示在属和种2个水平中,复发组微生物种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复发组营养代谢通路及相关因子失衡。结论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疾病复发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存在紊乱,倾向于有害菌增加及其营养代谢通路失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指纹图谱全成分分析及201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的每个单一成分"点"到多成分的"线"以及指纹图谱全成分的"面"建立养精种玉汤的"点-线-面"质量标准。方法:采用XB-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0. 1%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 0 m L·min-1,检测波长分别选择了240,316,230,334 nm。以3种一测多评校正方法以及外标法、回归方程法测定5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同时对指纹图谱进行全成分分析及相似度评价。结果:以阿魏酸为参照,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的相对校正因子(f)(多点校正法)分别为0. 392 1,0. 421 4,0. 261 7,0. 268 6,f(斜率校正法)分别为0. 385 4,0. 419 4,0. 255 9,0. 274 0;指纹图谱进行全成分分析了20个特征峰且相似度均≥0. 999,采用一测多评校正方法以及外标法、回归方程法测得的5个指标成分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点-线-面"质量标准体系在养精种玉汤中得到了验证,可为其他经典名方的定量测定和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的安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外源性有害物质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近年来备受关注并已成为热点,尤其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等有害物质。为探索非土壤与农药施治因素对这两种有害物质残留量的影响,该实验通过中药玄参、百合的重金属与农残进行检测,并对其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超分子化学理论进行转运相使机理与指纹图谱总量统计矩相似度工具进行诠释。该文大量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百合、玄参中的重金属与农药含量呈现正相关性,这与超分子现象息息相关,而且百合、玄参农残的检测图谱存在高相似度,提示百合、玄参体内农残的吸收具有强的选择性,证明不同产地的玄参、百合有对于农药的吸收具有超分子"印迹模板"的吸收功能。该文认为药用植物体是一个拥有各种层次"印迹模板"的巨复超分子体。重金属与农残超分子也参与植物生长期,形成了农残与重金属形成的超分子"印迹模板"与农残自身的超分子"印迹模板"。当重金属与农残形成超分子后,其脂溶性与渗透性不同程度地改变,在药用植物体内的转运就相使促进,最终农药重金属超分子在植物体内吸收、分布、聚集与积蓄。研究结果旨在为揭示重金属与农药超分子现象-相使转运-农残吸收的超分子的"印迹模板"作用机制,为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的治理提出新的治理方向,进一步确保中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正尿潜血阳性可归属于中医学"血证"或"淋证"范畴,基本病理变化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其鉴别要点在于小便时是否疼痛,不痛者为"血证"中的尿血,痛者(滴沥刺痛)为"淋证"中的血淋。临床上常见实、虚两种证型,实证多为湿热壅盛,下焦开阖失司;虚证多因脾肾两虚,统藏失职,或阴虚火旺,迫血妄行。治疗时应辨证论治,因证施药。现将王季良教授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孢子菌肺炎和免疫相关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8月—2021年8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都东篱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肺部弥漫性、多发性病灶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肺泡灌洗液的mNGS结果和传统病原学检测针对耶氏肺孢子菌的检出率、免疫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并总结临床特征与mNGS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24例感染患者的mNGS结果中,有5例为单纯病毒,4例为病毒合并细菌、真菌,排除这9例患者。在可评估15例患者中8例(53.3%)检出肺孢子菌,均经标准剂量复方磺胺甲唑为基础的抗肺孢子菌肺炎治疗后康复;7例(46.7%)未检出明确病原菌的患者中,5例(33.3%)经过标准的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康复,2例(13.3%)经标准剂量复方磺胺甲唑为基础的抗肺孢子菌肺炎治疗后康复。结论 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临床难以鉴别的肺部弥漫性、多发性病变,采用肺泡灌洗液mNGS的阳性结果可以精准、快速筛选出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而其阴性结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示免疫相关肺炎的可能性,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羌活胜湿汤单味药及复方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并采用总量统计矩法进行分析,探讨单味-复方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传递性规律。方法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水提醇沉对羌活胜湿汤复方及各单味药材进行处理,取复方及单味供试品液分别进行HPLC指纹图谱测定,通过总量统计矩加合参数法分析单味-复方过程中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稳定性与传递性规律。结果按处方中七单味药材指纹图谱数据计算得羌活胜湿汤复方的总量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分别为5.10×10^4 mAu·s,11.95 min,89.81 min^2,而实际测得的总方指纹图谱的总量零阶矩、一阶矩、二阶矩分别为6.49×10^4 mAu·s,15.23 min,115.79 min^2。结论单味-复方过程中质量属性较为稳定,其总体的传递性为78.20%。羌活胜湿汤复方中总物质基础信息为各单味药材传递而得,且各单味药的有效成分稳定的存在于复方汤剂中,单味-复方的成分群量值稳定且易传递,此规律或可用于中药制剂的质量监控分析。  相似文献   
8.
玄参有机氯农药残留概貌及其限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玄参药材及饮片有机氯农药残留概貌,建立玄参有机氯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方法采用快速气相色谱法检测全国范围内10个代表产地的玄参药材及7个产地(30批次)玄参饮片中21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考察99%置信区间,制定玄参有机氯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结果玄参样品中21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为0.000 1~0.077 7μg/g,其中六六六、七氯、硫丹占农药残留总量的93%~96%,拟定了玄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国家限量标准。结论玄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主要为六六六、七氯、硫丹,制定的玄参有机氯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为总有机氯≤0.700μg/g。  相似文献   
9.
真武汤是《伤寒论》中温阳利水之经典方,由炮附子、生姜、白术、茯苓、芍药5味药组成,现已收录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8年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伤寒论》中有两条论述真武汤证,太阳病篇第82条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少阴病篇第316条亦有:"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原文论述其基本病机皆属少阴阳虚水泛,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本文从方药配伍、用法用量及方证解读方面,考证《伤寒论》真武汤证;总结真武汤物质基础研究,为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对近几年来真武汤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发现真武汤具有强心、利尿、降脂、抗氧化、改善肾功能和平衡水液代谢等诸多功效;列举运用真武汤辨治心悸、水肿、咳嗽、腹痛、痰饮、眩晕、消渴、带下等中医病证,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慢性结肠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前列腺增生、美尼尔氏综合症等西医疾病,阐述真武汤"异病同治"的原理,以期为真武汤及更多的古代经方的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养精种玉汤出自《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傅氏用于诊治妇人不孕之血虚证颇具临床价值的经典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研究价值极高。笔者从方药溯源及方证释义、药理研究、临床研究、质量标准、成药性开发、安全性研究等方面对养精种玉汤的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复方的药理研究多是考察其治疗不孕症的机制和疗效,缺乏对该方的药效物质结构、功能、原理的全面解读,笔者结合超分子"印迹模板"及网络药理学的内容,提出新的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方向;养精种玉汤的质量控制多以小分子化合物为参照指标,建议应打破固有思维,增加大分子化合物和中药超分子的研究与检测;养精种玉汤成药性涉及汤剂、膏剂、颗粒剂的初步研究,考虑到该方的中药材质量稳定性以及其成药性的科学性,建议可结合中药配伍原理和现代超分子化学理论,研究中药配伍前后成药性变化规律,为养精种玉汤后续的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