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 对比研究玫瑰精油3种提取方法,探讨所得玫瑰干花精油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 料液比为1∶8,加5%氯化钠溶液静置4 h,蒸馏时间为3 h,分别用蒸馏萃取同步法、溶剂萃取分离法、二次蒸馏法得到玫瑰干花精油,应用GC-MS定性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 蒸馏萃取同步法和二次蒸馏法各鉴定出22种化合物,溶剂萃取分离法鉴定出5种化合物,三者的化学成分中既有共同组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先加正己烷的蒸馏萃取同步法可以克服油水分离困难,有利于提升水蒸气法的精油回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研不同产地中华大蟾蜍浆液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分析蟾酥药材的区域特征性。方法 采用HPLC测定不同产地的蟾蜍浆液中7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和雷达图探究样本的产地规律。结果 不同产地蟾酥浆液中蟾毒配基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华蟾酥毒基和酯蟾毒配基为华东地区蟾酥原料的主导成分,2种成分含量之和在6.95%~11.15%,而华中和西南地区2种成分含量之和在0.17%~4.17%;远华蟾蜍精和华蟾毒它灵为华中和西南地区的主导成分,2种成分含量之和在5.66%~11.37%,而华东地区2种成分含量之和在1.22%~2.26%。结论 蟾酥原料质量主要受产地因素影响,该调研结果为完善蟾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野菊花药材中水分及蒙花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一种野菊花药材中水分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 采集45批野菊花药材的近红外光谱,分别用烘干法和HPLC测得药材中水分及蒙花苷含量值作为参考,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野菊花药材水分及蒙花苷的定量模型,并用未知样品进行验证。结果 野菊花药材水分和有效成分蒙花苷含量PLS模型得到的NIR预测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相关性,模型的交互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分别为0.568和0.282;相关系数R2为0.976 1和0.955 1;RESP均控制在10%以内,完全符合中药生产过程实时分析的精度要求。结论 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快速测定野菊花药材水分和蒙花苷含量,有助于药材入库的快速检验,节省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蟾酥有效成分诱导PARP蛋白裂解并引发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方法:先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蟾酥有效成分与PARP-1的结合方式,再以体外细胞毒实验证明其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的作用,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沙蟾毒精对A549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并检测沙蟾毒精给药后A549细胞中cleaved PARP的表达量。结果:蟾酥有效成分能与PARP-1蛋白活性口袋中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产生氢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表现出较强的与靶点结合的活性。体外细胞毒试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也验证了虚拟分析的推论。结论:蟾酥中的多种活性化合物能靶向诱导PARP裂解,阻断NSCLC细胞中单链DNA损伤的修复通路,并最终引发NSCLC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