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结果,探讨其与不同血型、性别及患儿年龄等因素的关系,为HDN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3 25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HDN血清学检测(溶血3项)并同时鉴定患儿母亲血型。结果:3 25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确诊HDN患儿928例,阳性率为28.5%,其中ABO-HDN 889例(95.8%)、Rh-HDN 39例(4.2%);A、B、AB血型患儿ABO-HDN阳性率分别为52.8%、42.1%、0.9%,ABO-HDN的发生率与新生儿血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血型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13.9±88.1)μmol/L、(342.2±108.8)μmol/L,ABO-HDN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新生儿血型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患儿ABO-HDN阳性率分别为54.1%、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ABO-HDN中年龄≤5d患儿检出率高于年龄5d患儿;ABO-HDN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抗)、游离抗体试验(游离)、抗体释放试验(放散)3项试验阳性率分别为34.9%,79.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DN绝大多数由ABO血型不合引起并以男性患儿居多,其中又主要出现在A型血患儿身上,但B型患儿发生的严重程度更高。放散试验比直抗试验及游离试验诊断HDN的准确率高,而且送检越早,阳性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眼内炎是由各种病原体进入眼内导致的 眼内感染和炎症反应,视感染源的不同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眼内炎。外源性眼内炎多由外伤 和眼内手术引起,其致病菌分别以混合感染和革兰阳性菌为主;内源性眼内炎主要是由 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延移引起,致病菌以真菌感染为主。眼内液的微生物检查是确诊眼内炎的 可靠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在证实病源微生物感染方面有较高阳性率。及时有效的药物是成 功治疗眼内炎的关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严重眼内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成仲夏  段灵  胡宁  刘铭  刘霞 《四川医学》2012,33(1):36-38
目的评价从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过渡到白内障超声乳化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理论的自学和对超声乳化仪的了解,对引进白内障超声乳化仪后最初开展的200余例(22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的难点,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等进行分析。结果完成撕囊217眼,术中后囊膜破裂11眼,改为囊外摘除3眼。同期植入后房人工晶体221眼,其中囊袋内216眼,睫状沟5眼,Ⅱ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2眼,其中后囊膜破裂1眼,囊袋完全吸出1眼。超乳I/A完全清除皮质101眼,改用其他方法 122眼;术后裂隙灯下可见角膜水肿63眼,7d后水肿未消的1眼,30d后角膜基本透明。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的患者149眼。结论通过理论学习,可以在熟练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基础上比较顺利的过渡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天然活性化合物松萝胺[C18H17NO6,6-乙酰基-2-(1-氨基-亚乙基)-7,9-二羟基-8,9b-二甲基-9bH-二苯呋喃-1,3-二酮]的使用安全性。  方法  选用SPF级小鼠进行小鼠经口毒性试验、体内外染色体畸变试验、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及30 d喂养试验。  结果  研究条件下,实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15000 mg/kg;体内外染色体畸变试验均为性(P > 0.05);骨髓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P > 0.05);精子畸形试验结果为阴性(P > 0.05);30 d喂养试验未见实验小鼠出现明显中毒体征,各项指标正常。  结论  松萝胺安全,无急性、亚急性中毒作用,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鼻泪管置管术后流泪的原因,评价鼻泪管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于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期间因鼻泪管阻塞的在我院治疗的患者,随访半年以上,资料完整的39例46眼,最后一次随访时流泪的患者13例15眼,通过眼表及泪液动力学检查,分析流泪的原因.结果 13例15眼患者中,泪道冲洗不通的4例5眼;冲洗通而不畅的1例1眼;冲洗通畅的8例9眼,其中,结膜松弛2例2眼,下泪小点狭窄1例1眼.泪小点撕裂1例1眼,大泪阜1例1眼,余3例4眼.结论 鼻泪管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由于恢复泪液生理排泄功能,疗效好,但也须注意术前检查,术中操作,减少泪道的损伤,寻找防止植管阻塞的有效措施也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内皮抑素(endostatin, ES)对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细胞骨架蛋白Tubulinβ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试验分为高氧组、ES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新生C57BL/6小鼠.通过高氧的方法建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ES治疗组小鼠分别于出氧箱后12 h、36 h随机选择一侧眼球玻璃体腔内注射1 μg ES.对照组小鼠在正常氧环境中饲养.提取3组小鼠视网膜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定量检测Tubulinβ mRNA在3组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氧致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中Tubulinβ mRNA的表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4±1.35) vs (4.58±1.17)lg拷贝数/μg,P<0.05];ES作用后Tubulinβ mRNA的表达减少[(3.44±0.96)lg拷贝数/μg],与高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可以抑制Tubulinβ mRNA在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这可能与ES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D4~+T、CD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CD4~+T/CD8~+T比值在儿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疾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对87例来自武汉儿童医院血液科2015—2016年间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标本进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T/CD8~+T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患者组中抗人球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T细胞亚群结果差异。结果 自免溶贫患儿外周血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百分比较正常组均明显异常(P0.01);患者组较组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占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T细胞占比增高(P0.05);CD4~+T/CD8~+T比值明显减低(P0.01);患者组内直抗试验阳性(DAT+)组与直抗试验阴性(DAT-)组在网织红细胞百分比、CD4~+T、CD8~+T百分比和CD4~+T/CD8~+T比值上均无差异(P0.05),两组中CD4~+T/CD8~+T比值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均呈负相关(r=-9.167,P=0.009),(r=-19.542,P=0.001)。结论 CD4~+T/CD8~+T比值异常,可能参与儿童自免溶贫疾病细胞免疫紊乱方面的发病机制,较传统抗球蛋白试验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面积和深度与角膜散光及角膜地形图改变的关系。方法:观察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60例60眼单眼鼻侧翼状胬肉患者,分别测量出其侵入角膜长度、角膜缘宽度和侵入角膜的面积,术中观察其侵入角膜深度。测量术前、术后第二天,术后1周及术后1月的视力、屈光度和角膜曲率,检测术后一月的角膜地形图平均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CIM)。结果: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面积与角膜散光呈正相关,翼状胬肉浸润角膜的深度与术后1月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呈正相关。结论:翼状胬肉的手术时机选择并非仅观察侵入角膜面积的大小,也应关注其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会组织参与云南省防治艾滋病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整理2012年以来申请并实施过云南省防治艾滋病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相关信息,分析社会组织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其获得云南省防治艾滋病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支持的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284个社会组织,参与调查的社会组织第一次从事防艾工作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自2012年起,投入防艾工作的社会组织出现了迅猛增长,2015年达到高峰。调查中发现,注册的社会组织占22.54%,仅6.34%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专职工作人员在1~3名的社会组织占61.27%。获得2017年项目的未注册但有挂靠的社会组织占76.07%;56.41%的社会组织既往参与过2个以上防艾项目,以干预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项目最多(占26.50%)。既往参加过2个以上的项目、干预男男性行为者和其他高危人群领域的社会组织更易获得项目支持(P0.05)。结论参与云南省防治艾滋病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已经覆盖了全省16个州市,在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下,社会组织已经在云南省防艾工作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一种安全、简便的完全清除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切口下皮质的方法。方法在本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用常规I/A直头注吸皮质,切口下皮质清除不完全的47例,按手术奇偶数顺序改用带角度的超声乳化注吸头注吸24例,用自制钝弯针头干吸23例,观察皮质清出效果。结果 23例用钝弯针头干吸患者皮质全部清除干净。用带角度超声乳化注吸头组中3例患者切口下残余皮质注吸干净,其余21例改用钝弯针头干吸,皮质清除干净。钝弯针头干吸均在2min内完成,2例囊袋裂开,1例后囊膜破裂,均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切口下皮质的处理,带角度的注吸头与直头相比无明显优势,用钝弯针头干吸效果明显、安全,可以作为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