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黏膜缝叠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内脱垂(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肠内脱垂的病因和手术方式。方法 对 32例直肠内脱垂的患者采用直肠黏膜纵行缝叠加消痔灵注射术。结果 治愈 2 2例 ,占 6 9% ;显效 8例 ,占 2 5 % ;无效 2例 ,占 6 % ,总有效率为 94 %。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单 ,经济可靠 ,疗效满意。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尹涛  段传谊  符常波  汪群 《腹部外科》2011,24(4):237-239
目的 研究肝切除术肝创面处理方法及其对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因肝肿瘤行肝切除术5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创面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创面敞开+明胶海绵+医用止血胶止血组(A组,25例),创面敞开+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PH)止血组(B组,19例),创面对缝止血组(C组,9例).对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艾灸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_1对胃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省中医院收治82例胃肠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湖北省肿瘤医院收治82例胃肠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混悬液经胃管注入+维生素B_1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予以艾灸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_1治疗,2组均治疗3 d,对比2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各指标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并记录2组术后胃肠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 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 2%(P 0. 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进固体食物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术后胃肠并发症率为12. 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 4%(P 0. 05)。结论对胃肠癌患者于根治术后开展艾灸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_1治疗,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时辰化疗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前,大量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证实,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受给药时间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如今大部分的化疗药已经具备了部分时辰化疗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数据。自1985年Hrushesky率先运用阿霉素和DDP进行卵巢癌时辰治疗以来,恶性肿瘤时辰化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目前,国内外相关资料显示时辰化疗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中,如胃癌、肠癌、鼻咽癌、肺癌、恶性淋巴瘤、肾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并且取得了可喜效果,其主要优势是时辰化疗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化疗,且其毒副作用显著低于常规化疗,达到了减毒增效的目的 ,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结肠癌肝转移方面尚未见大宗文献报道。本课题研究通过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在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以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两组病例肝转移灶均初始无手术切除指征,行肝动脉置化疗泵术后,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所用药物及剂量均相同。L-OHP 50 mg,第1~3天,5-FU,第1~5天。CF 0.2,全身静脉给药,第1~5天。常规化疗组用药时间安排在正常上班的8 am~5 pm,时辰化疗组采用法国AGUETTANT公司提供的M elod ie多通道编程输液泵,以正弦曲线形式,5-FU与CF从10 pm到10 am连续12 h给药,4 am达给药高峰;L-OHP则从10 am到10pm连续给药,4 pm达给药高峰。患者化疗前均行CT检查,化疗3周期后复查CT,评价化疗的毒副反应及疗效。结果时辰化疗组总有效率为68.0%,常规辅助化疗组为29.1%,时辰化疗组近期客观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7.389,P0.01)。化疗后继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时辰化疗组为44%,常规辅助化疗组为12%,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9535,P0.05)。毒副反应方面,时辰化疗组发生静脉炎、末梢神经炎明显少于常规组病人,发生率分别为4%、28%和70.8%、62.5%(P0.05),其它毒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时辰化疗组在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中较常规化疗组能显著提高疗效及手术切除率。2时辰化疗组毒副反应较常规化疗组显著减轻,耐受增强。  相似文献   
5.
1992年以来 ,我们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加肛裂缘修剪扩创及扩肛法治疗 15 0例 、 期陈旧性肛裂患者 ,一次治愈率为 99.3%。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5 0例中男 92例 ,女 5 8例 ;年龄 18~ 5 6岁 ,平均 30 .3岁。病程 0 .5~ 6年。其中 期肛裂 6 2例 , 期肛裂88例。本组患者主要表现为 :排便时肛门疼 ,便后仍疼 0 .5~ 4小时 ,部分病例有周期性疼痛 ,其中 14 2例有便后肛门滴血或手纸上带血 ,血色多为鲜红。肛裂发生部位均在后正中 ,其中有 2 1例同时伴有前正中肛裂。1.2 手术方法 术前晚用温盐水 10 0 0 ml灌肠或术日晨…  相似文献   
6.
切扩法治疗肛裂150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50例肛裂患者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加肛裂缘扩创及扩肛法治疗。术后随访0.5-1年,一次治愈99.3%,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对肛裂的病因及术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Glisson蒂横断法原位扩大右后叶肝切除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应用Glisson蒂横断法原位扩大右后叶肝切除治疗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Pringle法肝癌切除术治疗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Glisson蒂横断法原位扩大右后叶肝切除较传统肝切除更简捷精准、术中出血少、肝功能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肝癌的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总结无水乙醇肿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肝肿瘤内注射无水乙醇,使肿瘤体药物浓度极高,致肿瘤细胞及其血管内皮细胞迅速脱水,蛋白凝固,癌细胞变性坏死。2周内注射2~3次,休息3周后可重复注射。结果21例患者经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原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升高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不良反应仅见短暂的局部烧灼痛、低热、一过性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最显著的优点是安全性高,是目前治疗肝癌确实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肠内脱垂(IRP)的病因和手术方式,方法:对32例直肠内脱垂的患者采用直肠黏膜纵行缝叠加消痔灵注射术。结果;治愈22例,占69%;显效8例,占25%;无效2例,占6%,总有效率为94%。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费用低,疗效满意,还对术前和术后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转移性肝癌,系由全身各脏器的癌肿转移至肝脏形成。在原发性肝癌发病率低的区域,如北美和西北欧等地,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为原发性肝癌的13~64倍。在我国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发病率较为接近。近年来资料表明,继发性肝癌如能早期发现治疗,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可获得痊愈或延长生命的明显疗效。故对继发性肝癌的诊断、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