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臭氧结合推拿疗法,对照组只注射臭氧。结果:治疗结束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本病采用臭氧结合推拿治疗的方法,远期治疗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段伟利  陈红  陈双辉 《新中医》2022,54(15):188-191
目的:观察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的临床疗效及对腰部功能、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6 例LDH 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66 例) 与对照组(60 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评分、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81.67%(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 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腰背屈伸比较治疗前减少(P<0.05),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平均功率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腰椎整脊手法治疗LDH 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与腰椎平衡力,有利于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理功能及生物力学特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后路全椎板减压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椎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共收治胸椎OPLL患者13例。其中男性4例,女9性例;年龄48~62岁,平均55.0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5年,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全椎板减压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10例患者术后3d诉胸背部束带感加重,3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13例患者术前JOA评分平均8.37分;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JOA评分分别为9.37分、10.32分、11.24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812,P=0.036)。结论后路全椎板减压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胸椎OPLL方面,手术安全性高,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痛风降酸溶石汤与保泰松联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保泰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痛风降酸溶石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获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与血尿酸,血沉水平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变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痛风降酸溶石汤与保泰松联合应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可复性寰枢椎不稳的颈后路多种螺钉固定或组合运用的手术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110例上颈椎不稳患者施行枕或寰枢椎后路钉棒(板)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技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椎动脉破裂、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针对可复性寰枢椎不稳的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有效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微创通道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减压术(简称为微创通道下减压术)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4例伴有神经功能损伤的A3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等距抽样法分2组,观察组57例进行微创通道下减压术干预,对照组57例进行传统后路开放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并比较两组围术期相...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下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采用MIS-TLIF术治疗的11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融合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57例和B组55例。A组行单纯椎间植骨融合,B组行椎间融合器(Cage)融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腰腿疼痛恢复情况、椎间隙高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ODI评分以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ODI评分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B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1年,两组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S-TLIF术下单纯椎间植骨融合与椎间Cage融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可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术后复发的患者均进行二次手术治疗。结果以上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有25例患者术后复发的原因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不彻底,髓核残留过多;有16例患者复发的原因是局部肌肉韧带炎症及瘢痕组织粘连压迫神经根,有9例患者复发的原因是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有8例患者复发的原因是手术后腰椎失稳。结论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需要明确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尽可能的减少术后的复发;复发的患者通过二次手术治疗,效果仍然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术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所收治的22例重度脊柱角状后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术来进行治疗,且完成了为期1-3年的随访,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脊柱出现了明显缩短的情况,其矢状面的Cobb角也得到了适当的纠正,其纠正率为74.6%,患者的躯干矢状偏移矫正率为75.38%。所有患者的骨质愈合情况相对较好,且未出现脊髓损伤以及矫正度丢失的情况。结论在对重度脊柱角状后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在对重度脊柱角状后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后路全脊椎切除折顶矫形术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0.
骨折愈合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促进骨折愈合的治疗方法,历经了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数字信息学等多种领域,研究技术不断提高,研究方法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骨折愈合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传统医学对骨折的认识和治疗 1.1中医病机肾主骨生髓,骨折的愈合有赖于肾精充养,肾精充足则愈合顺利,肾精亏虚则骨折难以为续。瘀血是骨折后的主要病理产物,去留与否直接影响骨折愈合,瘀去则新生,瘀不去则新不生、骨不接。因此中医理论认为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与肾虚、瘀血关系密切,中医药治疗骨折多从肾虚、瘀血着手,通过补肾、祛瘀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