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对近5年国内针灸治疗心绞痛的文献特征进行分析,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5月的针灸治疗心绞痛临床研究文献,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对这些文献的文献数量、期刊分布、文献质量、针灸操作方法、选穴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125篇临床研究文献,分别发表在76种期刊上;常用治法是综合疗法,穴位敷贴和针刺疗法;常用穴位是内关、心俞、膻中。结论:针灸治疗心绞痛临床研究水平普遍偏低;针灸操作方法繁多,需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线粒体心脏损伤的研究入手,分析针灸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通路的研究进展。结果:研究多以大鼠为观察对象,主要从针刺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线粒体活性氧类(ROS)产生过量引起氧化应激,防止细胞内Ca2+超载和阻止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等角度切入研究。结论: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基因网络、蛋白网络、代谢网络等的上游网络的调控环节。鉴于针灸作用的整体性特点,将miRNA引入针灸作用机制研究领域,可在基因或其他水平层面更好地揭示针灸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药药理学》收载的中药葛根降血糖药理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再评价以明确其降血糖药理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头针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氟桂利嗪胶囊、静脉滴注能量合剂及曲克芦丁注射液治疗.10 d后按照《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估计分计算疗效指数并与该病临床疗效结合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头针配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瘤毛獐牙菜不同部位齐墩果酸的含量,比较其不同部位齐墩果酸含量的高低。方法:瘤毛獐牙菜中齐墩果酸的含量采用Hypersil ODS-2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65∶3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用外标法定量;用离子阱质谱仪,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ESI负离子1~2级全扫描质谱检测定性。结果:瘤毛獐牙菜中齐墩果酸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18.29X,R2=0.9999,在1.06~4.24μ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獐牙菜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部刺激疗法的治病机理。方法: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入手,分析皮部刺激疗法的治病机理。结果:根据六经皮部的不同功能特性(关阖枢)及局部反映,选择其相应部位施治;可能通过经络在皮部固有的交通信息的物质基础激发经气产生调控营卫,抗御病邪,从而起到协调阴阳的作用。结论:皮部刺激疗法的治疗理论,可为针灸临床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队列研究设计探讨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与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选择纳入2011年参加基线调查和2015年参与随访的中老年糖尿病前期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AI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展为糖尿病或恢复为正常血糖的关联性。结果随访期间309例(14.29%)发展为糖尿病,1369人(63.29%)仍然保持糖尿病前期,485人(22.42%)恢复为正常血糖。在调整了协变量后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VAI每增加1个标准差,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就上升6%;与Q4(2.76~35.31)组相比,Q1(0.03~0.93)、Q2(0.94~1.54)、Q3(1.55~2.75)组均会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其OR及95%CI分别为(0.51,95%CI:0.35~0.74)、(0.53,95%CI:0.37~0.75)、(0.69,95%CI:0.49~0.97);仅Q1(0.03~0.93)组会增加恢复为正常血糖的概率(OR=1.43,95%CI:1.04~1.95)。结论VAI与糖尿病前期进展密切相关,仅低VAI会增加恢复为正常血糖的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腹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采用针刺晕听区、听宫、翳风、中渚及腹针。配穴:肝胆火盛加太冲、丘墟;痰热郁结加丰隆、曲池;肝肾不足加太溪、足三里;脾胃虚弱加足三里、阴陵泉。1次/d,10 d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d。结果治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头针结合腹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血清高浓度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否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1 968名糖尿病患者,并追踪他们未来7年间的生存状况。本研究首先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 RCS)分析CRP与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间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其次以CRP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中研究对象的累积死亡风险;最后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不同组别中血清CRP浓度与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结果 在7年随访期间,共有260(13.2%)名研究对象死亡。CR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多因素调整后,高浓度的CRP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与quartile 1组相比,quartile 3组和quartile 4组发生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77%(HR:1.77, 1.19~2.61)和113%(HR:2.13,1.46~3.09)。结论 高浓度CRP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