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升解通瘀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0例缺血性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升解通瘀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采用氢-核磁共振谱(1H-NMR)检测技术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液样本进行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治疗前后组内与组间的差异性代谢物进行筛选,并利用MetaboAnalyst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无差异代谢物;治疗后两组间有果糖和α-羟基异戊酸酯2个差异代谢物,且两种差异代谢物在治疗组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共筛选出差异代谢物20种,其中对照组3种,分别为乳酸、酪氨酸、色氨酸,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17种,其中缬氨酸、3,4-二羟扁桃酸、吲哚磺酸盐、烟酸、马尿酸含量较治疗前升高,精氨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乙酰乙酸、胆碱、异亮氨酸、亮氨酸、胍基乙酸、甘露醇、尿素、蛋氨酸、天冬氨酸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仅在治疗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升解通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缺血性心肌病致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升解通瘀汤口服,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积分、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6MWT)、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判定中医证候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29例/30例),对照组为50%(15例/30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KCCQ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积分、6MWT均明显改善,治疗组LVEF、血清NTpro-BNP水平亦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KCCQ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LVEF、6MWT、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佳。试验过程中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张瑾  樊佳溶  陶诗怡  陈颖  黄力 《中草药》2023,54(21):7142-7155
目的 系统评价口服中成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和维普(VIP)数据库中关于口服中成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和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包含11种口服中成药,包括1861例患者。在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水平方面,传统Meta分析显示常规化学药(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CWM)联合心脉通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血脂康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罗布麻颗粒、虎杖叶胶囊、杞菊地黄丸、冠心舒通胶囊、麝香保心丸、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效均优于单纯CWM;网状Meta分析显示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分别为CWM联合杞菊地黄丸/复方丹参片/麝香保心丸。在降低脉压水平方面,传统Meta分析显示CWM分别联合心脉通胶囊、血脂康胶囊、杞菊地黄丸疗效均优于单纯CWM。在降低收缩压水平方面,传统Meta分析显示CWM分别联合心脉通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血脂康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罗布麻颗粒、杞菊地黄丸、冠心舒通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效均优于单纯CWM;网状Meta分析显示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分别为CWM联合杞菊地黄丸/复方丹参滴丸/松龄血脉康胶囊。在降低舒张压水平方面,传统Meta分析显示CWM联合心脉通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罗布麻颗粒、冠心舒通胶囊疗效均优于单纯CWM;网状Meta分析显示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分别为CWM联合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复方罗布麻颗粒。在不良反应方面,口服中成药联合CWM治疗总体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结论 在CWM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口服中成药能够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但由于各中成药纳入的研究数量及质量间存在差异,且缺乏中成药直接比较的研究,故该结论还有待更加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并验证冠心病血瘀证PCI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风险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确诊冠心病血瘀证并首次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连续病例,统一采集基本临床特征和相关检验检查指标,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根据1年内是否发生MACEs进一步把各组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采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血瘀证PCI术后1年MACEs预测因素,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临床预测模型并筛选独立影响因素。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策曲线分析(DCA)和临床影响曲线(CI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影响力。结果:共筛选连续病例731例,最终纳入404例,训练集283例,验证集121例。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肱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血管舒张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