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3年5月至2006年5月,作者采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28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下腰椎椎板减压术后腰椎不稳的出现机率和症状出现机率。观察Ⅰ期TFC植入椎间融合的中期临术疗效。方法:1986年以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和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神经嵌压症356例,行全椎板减压间盘摘除295例。1998年5月以来对18例患者Ⅰ期行TFC植入椎间融合术。或AE协和钢板共43例。结果:全椎板减压患者2年以上随诊210例。X线显示节段不稳30例,占14%:其中有过腰椎症状者6例,不足30%。结论:手术方式的合理应首先考虑彻底解除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本组资料显示腰椎板减压(必要时部分切除小关节突)是一种安全、低合并症的手术方式。螺旋型椎间融合器(TFC)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及短节段A-F,协和式钢板内固定的应用为预防和治疗椎板减压术后下腰椎不稳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移植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年龄28~62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5d~6个月。检查: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MRI示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术中切取腓骨长肌腱18~20cm,关节镜下进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结果术后切口期愈合,无围手术期并发症;7例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检查均为阴性,无膝关节不稳。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由术前24.0±9.4分提高至91.0±8.4分(P<0.01)。MRI检查示骨隧道已逐渐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脱落。结论腓骨长肌腱移植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小鼠肿瘤模型观察吡非尼酮(PFD)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对膀胱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C57BL/6小鼠异位膀胱肿瘤模型共40只,根据不同处理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PD-L1抑制剂组、PFD组、联合治疗组。对照组:建立肿瘤模型正常饮食;PD-L1抑制剂组:建模后腹腔每3 d按12.5 mg/kg注射PD-L1抑制剂;PFD组:建模后每天按500 mg/kg口服PFD;联合治疗组:建模后PFD及PD-L1抑制剂按上述剂量联合应用。对比各组小鼠生存率和肿瘤生长速度,药物干预21 d后留取肿瘤组织及小鼠血清,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CD3、CD8、CD45、E-cadherin及N-cadherin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骨髓来源抑制细胞(MDSCs)表达;生化分析小鼠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E)及乳酸脱氢酶(LDH-L)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D-L1抑制剂组和PFD组小鼠肿瘤相对生长速率及21 d肿瘤体积均减小(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更加显著(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路手术治疗单一颈椎体骨折手术效果。方法 单一颈椎体骨折合并瘫痪 35例 ,其中伤椎次全切槽形植骨 2 2例 ,伤椎次全切植骨钛钢板内固定 13例。手术前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 ,行Halo -vest架固定。结果 全组病例均一期愈合 ,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采用ASIA评分均有 1~ 2级改善。结论 早期手术充分减压并颈椎稳定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必要条件 ,配合围手术期处理可以保护残留脊神经元 ,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年人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4例成人腰椎退行侧凸,采用短节段中华长城、CD或AF撑开凹侧一般3~4个椎体,使脊柱基本达到生理行纵向直立位。选择合适直径的椎间植骨融合器(BAKCage)从后路45°角置入椎体间隙并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结果本组14例腰痛完全消失,神经症状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2年,复发3例,经保守治疗均有所缓解。结论腰椎退行侧凸经手术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减轻病人腰椎及下肢神经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龄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相关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可靠性。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215例,均采用骨水泥假体固定,术前全组患者合并有内科疾患的190例,占88%,经内科治疗后手术。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5例,切口感染9例,术后早期脱位4例(2例再手术)。术后2年以内因内科疾患死亡和失访者60例。对150例患者进行随访,资料完整者102例,优良率9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技术操作要点,围手术期内科疾患的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1991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36例患者进行再手术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改良AO张力带加松质骨螺钉并内衬滑膜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31例樊伟林,潘亚林粉碎性髌骨骨折在临床上目前比较多见,而且手术方法也多,我们自94~95年二年间,通过对61作者单位:450000安阳市人民医院骨科例粉碎性骸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观察,认为改良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