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温阳化瘀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于1985年5月至1987年5月断续试用自拟“温阳化瘀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病人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肺源性心脏病16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4例。均按张氏心功能分级法进行测定,心功能Ⅳ14例,Ⅲ级14例,Ⅱ级2例。病例选择:(1)起病缓,发展较慢的心力衰竭,大多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治疗,但疗效欠佳者。(2)心悸心慌.气短难续,神倦怯寒,面目肢肿,腰以下尤甚,尿少肢冷,舌淡胖嫩  相似文献   
2.
<正> 笔者于1978~1987年以痰瘀同治之法,采用自拟“活血化痰汤”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兹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50例中,男3例,女47例;15岁以下者15例,16~25岁28例,26岁以上7例;患者发现肿物至就诊时间:最短1周,最长者3年,多数在半年以下;肿物直径最小1.5cm,最大6cm;1.5~3cm 者28例,3~5 cm者19例,6cm 以上者3例。50例中除3例外  相似文献   
3.
我采用自拟“清解汤”对门诊100例温热病患儿进行治疗观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兹将观察结果分述于后:一般资料年龄在1岁以内者20例,1~7岁者65例,8~15岁者15例;其中白细胞总数增高者60例,合并扁桃腺炎者40例;疗程最短1天,最长者4天。诊断标准小儿急性风温热病,高热不退咳轻热重,或午后热甚,口干或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欠润或黄,脉浮数。疗效评定以药后2天内热退症除者为显效;3天内热退症除者为有效;用药3天以上,症状仍未改善者为无效。一百例患儿中显效70例,有效25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1978年~1987年以痰瘀同治之法,采用自拟"活血化痰汤"治疗甲状腺囊肿50例,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50例甲状腺囊肿(以下简称腺肿)患者中,均属单纯性腺肿。其中男3例,女47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43岁,平均23.5岁。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3年;半年内者39例,半年~1年者8例,2年以上者3例;囊肿1.5~3cm 者28例,3~6cm 者22例。病例选择:患者无甲状腺亢进的临床症状,颈部与甲状腺周围无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者;肿物无压痛、结节、皮下粘连,并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者;且经 A 超检查属单纯性甲状腺肿者。  相似文献   
5.
<正> 药物组成:朱砂3克、黄连6克、钩藤3克,共为极细末,装瓶备用。用法:将药末0.5克撒在母乳头上,令小儿吮之,或用开水冲服。主治:婴儿夜间烦躁不安、啼哭不睡(无有急腹症症状者)的肝经郁热或心火亢盛者。  相似文献   
6.
一般资料本组66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均符合《传染病学》(何碧芳主编)中所载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均有暑入阳明动风窍闭之证候。全部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27例。经χ2检验,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患者均有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症状,巴氏征阳性。49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18例)血白血球总数在1.5×109/L以上。治疗组中病情属轻型者5例,中型者19例,重型者13例,极重型者2例;对照组中轻型4例,中型13例,重型9例,极重型1例。治疗方法对照组予抗生素控制感染,降低颅内压,应用脱水剂、激素等,恢复期应用脑细胞激活剂…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血管病(以下简称“缺脑”)属中医“中风”范畴。一般认为主要是虚、火、风、痰、气、血为病,其中又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笔者自1990—1997年共收治150例缺脑病人,我们发现除上述基本病理外,缺脑病程中还存在着心脉瘀阻,中气损伤,肾精亏损等几个重要的病理因素。这些因素的处理当否,对缺脑疗效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有时甚至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故拟此作,与同道商榷。 1 心脉瘀阻 影响心主血脉,血贯流于周身而上荣于脑,气血是元神功能产生的物质基础,亦赖于脑元神功能方运行有循。所以在缺脑病程中心脉瘀阻是常兼有的病理因素。如:缺脑病人见到心悸、胸闷或痛者,区别其属心气虚而瘀,阳虚而阻之不同,分别予以补益心气加红参、黄芪;桂枝、参附温通心阳;及丹参、桂枝、薤白等温运心脉。此外若心神不  相似文献   
8.
硃连散组成:硃砂3克,黄连6克,钩藤3克,共为细末,装瓶贮藏备用。服法:将药末0.5克用开水冲服。治疗婴儿夜间烦躁不安、啼哭不睡(无急腹症症状者)的肝经郁热或心火亢盛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秦艽汤加味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予口服眩晕停、倍他啶、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观察组予大秦艽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8.5%,治疗组有效率为9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秦艽汤加味治疗周围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痰瘀毒邪的产生是脏腑功能失调、津血质量异常、脉络损伤的结果,这种毒害物质产生之后成为人体的致病因素.痰瘀毒邪致病特点:(1)各个年龄均可发生,尤以中年以上为多见,可长期潜伏慢性危害,亦可急性致病;(2)体质肥胖超重,易于罹患而发病;(3)痰瘀为阴邪,胶结难除,反复发作,易伤阳气;(4)痰瘀阻塞弥散全身为害,可聚结局部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