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生信分析筛选出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anumbilicalcordbloodmesenchymalstem cells-derived exosomes,hUCBMSC-Exos)中可用于调控炎症过程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此基础上,研究阿魏酸(ferulicacid,FA)对hUCBMSC-Exos中与炎症调控相关miRNA的影响。方法 从现有数据库中分别筛选hUCBMSC-Exos中的miRNAs和与调控炎症相关的miRNAs,取2组miRNAs的交集,从而获得hUCBMSC-Exos中与调控炎症相关的候选miRNA分子组。取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将分离所得的单个核细胞置于DMEM/F12培养基培养至P4代细胞,进行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实验分为2个部分来验证FA对hUCBMSC-Exos及hUCBMSCs分泌相关炎症因子的作用:(1)将鉴定成功的hUCBMSC-Exos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用2 mg·L-1 FA干预,对照组用等体积PBS液处理,培养24 h。采用超速离心法结合超滤法提取h...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高糖诱导损伤的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和分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带血EPCs,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双荧光染色法对培养的EPCs进行鉴定。将鉴定成功的EPCs用30 mmol/L的葡萄糖预处理120 h后,分别在不同浓度梯度人参皂苷Rg1(0 mg/L、5 mg/L、10 mg/L、20 mg/L、40 mg/L、80 mg/L)条件下干预培养,确定人参皂苷Rg1促高糖受损EPCs增殖的最佳浓度。将高糖诱导损伤的EPCs随机分为实验组(最佳浓度人参皂苷Rg1干预)和模型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干预],同时设置正常EPCs对照组(PBS干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黏附能力测定试验、Matrigel体外成管试验、划痕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EPCs增殖、黏附、成管、迁移能力及EPCs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血管生成素-1(Ang-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结果:人参皂苷Rg1促高糖受损EPCs增殖的最佳浓度为40 mg/L;与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S-Ⅳ)干预的人内皮祖细胞外泌体(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derived exosomes,EPC-Exos)对高糖诱导损伤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向内皮分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和培养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同时体外分离和培养hUCBMSCs,取P4代细胞分别进行成骨、成软骨和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将鉴定成功的EPCs分别用100mg·L-1的黄芪甲苷和等量的PBS干预,培养24 h后收集两组细胞上清液中外泌体。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EPC-Exos的形态,利用纳米粒子追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技术检测EPC-Exos的粒径,Western blot技术进行外泌体特征性标志物CD9、CD63和TSG101的检测。将hUCBMSCs用30 mmol·L-1的葡萄糖预处理120h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设置正常组。三组细胞培养24 h后,通过Matrigel体外成管实验研究EPC-Exos对hUCBMSCs成管分化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hUCBMSCs表达 CD31、vWF等内皮细胞特异标志物的情况。结果 光镜下hUCBMSCs边缘清楚,形态均一,排列呈漩涡状,3系细胞分化为典型图像。透射电镜观察分离及提纯后黄芪甲苷干预EPC-Exos为包膜完整的圆形或椭圆形微囊泡结构;NTA技术检测97.6%人EPC-Exos为直径在81.4-142.1nm之间的微囊泡;EPC-Exos表面特异标志物CD9、CD63、TSG101呈阳性,以上实验证实成功提取EPC-Exos。Matrigel成管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SCs细胞体外成管能力显著增强,差异显著(P<0.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SCs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D31、vWF能力显著增强,差异显著(P均<0.01)。结论 黄芪甲苷干预的EPC-Exos可有效恢复高糖受损人间充质干细胞的成管功能且显著改善其向内皮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Ⅳ)对生信分析筛选出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BMSCs)外泌体(Exos)中与血管生成相关微小RNAs(mi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生信分析筛选hUCBMSCs-Exos中与血管生成高度相关的miRNAs。将hUCBMSCs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含300 mg·L-1 AS-Ⅳ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24 h,对照组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溶液培养24 h。用二辛丁酸法检测Exos浓度,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iRNAs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外泌体浓度分别为(1.22±0.02)和(0.88±0.03)μg·μ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NA-126-3p、miRNA-21、miRNA-214-5p、miRNA-126-5p、miRNA-145、miRNA-16-5p和miRNA-195-5p在实验组的表达量分别为6.69±0.57,1.06±0.16,1.06±0.21,0.68±0.05,0.51±0.17,0.48±0.14和0.46±0.1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