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现代科学多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寻求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可行性道路。在系统科学基础上进行多学科交叉,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以及磁共振物理学水平上,揭示中医药学符号模型的科学内涵和学术本质。结果发现,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科学体系之间具有系统同构性,属于本质相同而描述表达方式不同的两种科学形式,这些数字化数学物理模型与人们所熟悉的爱因斯坦方程、DNA模型一样,都属于科学的数学表达方式。这些数学物理模型已经使中医药理论彻底摆脱了古代哲学的束缚,完全跃入了科学的殿堂。从而使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一样,成为可以用数学表达的、基本成熟的、系统独特的另一种模型科学体系。它构成了我国医学科学的一体两翼。“中医气化的磁共振模型”与“中医阴阳模型”的现代数学物理表达方程式,说明了中医药学是以客观存在于地球空间的天然磁共振场能量运动变化(即气化)规律为主线,运用系统运动变化的能观、能控、能达的动态观点,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地球生态及生命系统进行系统研究,并采用模拟模型的描述表达方法而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模型科学体系。古老的中医理论与时代尖端的多学科成果相结合,终于找到了支撑中医药学发展的关键理论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