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采集地制何首乌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制何首乌薄层色潜指纹图谱。方法:黑豆汁蒸10份不同采集地何首乌样品,用甲醇提取其有效成分并以两种展开系统进行薄层色谱分离分析建立薄层色谱指纹图谱。薄层扫描法对色谱图进行定量扫描,以峰高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获得的11个共有指纹峰构成了制何首乌葸醌类和二苯乙烯苷类成分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结论: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可快速有效地鉴别制何首乌,并评价其质量。  相似文献   
2.
薄层扫描法测定童康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童康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薄层扫描法。结果:黄芪甲苷平均回收率为93.0%,RSD为2.66%(n=6)。结论:该法可用于童康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马黄酊是由马钱子、黄连等中药材经提取精制而成的制剂,有活血化瘀、抗菌抗炎之功效,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20多年临床使用证明疗效确切。马钱子主要成分为生物碱,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各占其总量约40%,两者均为典型的具有竞争性的甘氨酸突触后膜抑制作用的拮抗剂[1],有剧毒,必须  相似文献   
4.
体内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体内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特点,强调了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突出了探索性、方法学研究和掌握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提出重视实验教学与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初步探讨了体内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化橘红胎和化橘红皮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橘红的皮和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化橘红胎中挥发油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比化橘红皮明显增多,尤其是柠檬烯。结论挥发油含量较高可能就是化橘红胎疗效优于化橘红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薄层扫描法测定珍黄液中胆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珍黄液中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薄层扫描法。展开剂:异辛烷-乙酸丁酯-冰醋酸-甲酸(8:4:2:1),显色剂: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约5min),扫描波长λS=380hm,λR=650nm。结果:胆酸平均回收率为93.2%,RSD=2.5%(n=6)。结论:该法可用于珍黄液中胆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风湿定片是由八角枫、白芷等中药制成的复方片剂,具有活血通络,除痹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肋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该产品现行标准[1]只收载了常规性反应,未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侯林林等[2]认为八角枫是其主药,其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其中不少为有用药物.因此,为有效控制风湿定片的质量,本文建立了风湿定片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酸碱滴定法,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并可用于风湿定浸膏(半成品)和八角枫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替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 C18(5μm,250 mm×4.6 mm),以甲醇-水-冰醋酸(20:8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0 nm,流速1.0 ml/min.结果替硝唑在0.2404~2.404μg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3%.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采集地何首乌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为指标评价不同采集地何首乌的质量。方法HPLC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25∶75),检测波长320 nm。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2460~2.46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2.0%)。结论为何首乌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医药行业是国际公认的高新技术产业,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挑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新药的研制已成为医药工业的当务之急.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解决不好的问题,需要有敏锐的思路,更强的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更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药学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