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头痛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 ,以头部发作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因复杂 ,多见于青年人 ,尤以青年女性更为多见 ,疼痛的部位多见于一侧或双侧颞部。针刺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显著 ,本人经多年临床实验 ,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0例门诊患者中 ,男性 1 8例 ,平均年龄 2 8岁 ,女性 32例 ,平均年龄 2 3岁 ;病程 2周~ 6个月的占 34例 ,6个月~ 3年的占 1 9例 ,3年以上的占7例 ;疼痛部位偏左侧的占 1 6例 ,偏右侧的占 2 3例 ,双侧的占 2 1例 ;均经头部CT扫描 ,排除颅内其他病变。2 治疗方法患者端坐 ,局部常规消毒后 ,…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64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病人的疗效。方法 :6 4例病人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用中药汤剂 (协定处方 )口服 ,加西药天眩清 2ml日 1次肌注 ;对照组单用中药汤剂 (治疗组 )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 .6 %。结论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 ,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仲景用此方治疗湿热兼表发黄证。该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笔者用此方治疗肾风水肿、瘾疹、血尿等难治杂证疗效满意。兹浅述如下: 一、肾风水肿据临证体验,笔者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湿热内盛之肾风水肿,尤以服用激素后水肿乃不退而有湿热之证者为宜。加减应用功效颇佳。如曾治樊某,男,28岁,工人。患慢性肾炎两年余,先后在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两次,用抗菌素、激素及利尿剂治疗,症情缓解。但尿化验始终Pr( ),下肢轻、中度浮肿不消。缘气候变化而患感冒使病情加重,经用青  相似文献   
4.
大白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而周围神经的研究多以坐骨神经为实验模型。对于周围神经损伤,除在损伤部位研究其再生特性及影响因素外,还需对由于神经损伤造成的神经元的变化进行研究。因此对大白鼠坐骨神经横断面神经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既可建立坐骨神经常用实验模型,又提供大白鼠坐骨神经详细的解剖学资料,以满足临床科研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导师指导下,以清宣理肺,益气化痰,止咳平喘为大法,目拟“理肺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31例,获得满意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兹报告如下:l一般资料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新药(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同时参照1992年广东中山市全国第一届哮喘会议制定的“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度分级及疗效判断标准”。并排除其他疾患所致的哮喘。病例选择: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专家门诊,普查收治病人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c两组简况分布如下表…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传统性医学与养生学的思想核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柯世龙,宋立群(150040)内蒙牙克石林业中心医院栾志勇哈尔滨市铅笔公司卫生所罗冠军在中国传统性医学研究的遗产中,大量的理论知识有着实践的基础和实际的效用,决不会由于人为因素而被禁绝c凡对人类保健...  相似文献   
7.
针药并用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泌尿系结石为临床常见病 ,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采用针灸与中药相互辅助的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 ,并与单纯中药给药对比 ,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的一种骨折,由于病人大多年老体衰,所以在治疗上很棘手,尽管如此,尽快让病人恢复站立或行走,改善病人全身机能,减少或消除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是骨科同行们的一致观点.我院自1998年始,对老年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的探索治疗.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35岁,因右砪趾甲下出现逐渐增大的、无痛性的、柔软的肿物半年余来我院就诊。患者该部位无明显外伤史。肿物位于右砪趾胫侧甲下,质地柔软,界限不清,表面趾甲甲板欠平滑,颜色无明显改变,初始约为黄豆粒大小,逐渐增大至1.5 cm ×2.0cm,无压痛,右砪趾血运、感觉、运动功能正常。右砪趾正斜位X线片示:右砪趾末节趾骨背侧软组织肿物影,肿物临近部位的骨皮质,可见轻度压迹,骨质未见破坏。局部麻醉下行右砪趾拔甲,甲床切开,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见:肿物位于胫侧近端甲床的深部,表层甲床膨隆,变薄。纵行切开甲床,肿物白行膨出,为黄色,脂肪样,无包膜,界限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将肿物完全切除后,送病理检查为良性脂肪瘤。术后随访3个月,肿物无复发,再生趾甲无畸形。  相似文献   
10.
残指的残端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大部分是由残端神经瘤引起.残指的神经瘤性残端痛的治疗比较困难,且复发率较高.临床上治疗上臂残端及手指残端神经瘤性残端痛,常采用的手术方法为神经瘤骨骼肌内植入法、神经外膜包埋法、神经瘤骨内植入法、神经残端与肌腱残端吻合法、静脉桥接法、两神经残端直接缝合法[1]等方法,但其疗效各异.2010年10月我们采取小间隙静脉桥接神经吻合重建残端神经连续性的方法治疗12例指神经瘤性残端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