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栾奕博  张伟  董彦君 《新中医》2019,51(10):31-36
辛开苦降法属中医八法之"和法""消法",指以脾胃升降理论和中药药性药味学说为基础,将辛味与苦味药物同组一方的中医治疗法则。中医治法与中医基础理论、临证实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辛开苦降法立法源于理,理法方药相结合,起到调和寒热、调畅气机和调理虚实的作用。笔者从历史渊源、立法之理、配伍特点、临床运用和现代应用等方面讨论辛开苦降法,进一步为医者了解并在临床上运用此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抽动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安慰剂效应,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关于儿童抽动障碍随机对照试验(RCT)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各数据库创建至2021年11月。使用R软件对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抽动总分(YGTSS-TTS)、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总分及基于其定义的有效率进行定量资料或定性资料的Meta分析,探索影响安慰剂效应的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11项RCTs,安慰剂组总样本量606例。对于YGTSS-TTS变化均值及其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7.2[95% CI(6.23,8.18)]和36%[95% CI(28%,45%)];根据有效率的不同定义阈值(减分率≥25%、≥30%和≥50%)做亚组分析,其合并效应值分别为48%[95% CI(43%,53%)]、42%[95% CI(35%,49%)]和20%[95% CI(12%,29%)]。对于YGTSS总分及其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分别为13.89[95% CI(12.4,15.38)]和32%[95% CI(24%,41%)];根据有效率的不同定义阈值(减分率≥30%和≥50%)做亚组分析,其合并效应值分别为40%[95% CI(34%,47%)]和22%[95% CI(14%,31%)]。对各结局指标分别进行了Meta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疾病严重程度和疗程,与安慰剂效应呈正相关。结论 儿童抽动障碍具有一定的安慰剂治疗效应,其安慰剂效应可能与入组严重程度、疗程等因素有关,其效应值随着定义阈值的升高而降低。这些结果,可以为以安慰剂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样本量估算,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辛开苦降方,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疾病疗效愈显率、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中医证候单项证候消失率、完全退热时间和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愈显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80.00%,亦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咳嗽、咯痰和纳呆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证候消失率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完全退热时间差别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均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与预计值比值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用力呼出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75)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与预计值均差别不大(均P>0.05)。结论辛开苦降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能改善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政策法规、指导原则和研究文献,结合笔者的中药研发实践,在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中药注册审批证据体系模式下,重点思考了人用经验及其证据形成、人用经验证据支持儿童中药新药注册和说明书变更几方面问题,提出了一些个人认识,供儿童中药研发相关各方参考,以期充分利用人用经验证据,节约临床试验资源,加速儿童中药品种的研发进程。  相似文献   
5.
董珊珊  栾奕博  张伟 《河南中医》2020,40(6):901-904
目的:观察清咽散热汤治疗风热外侵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风热外侵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咽散热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有效率为84.00%,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咽痛消失、扁桃体红肿消退、退热时间及服用布洛芬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WBC及hs-CR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咽散热汤治疗风热外侵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及退热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在真实世界中儿脾醒颗粒的用药特征和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合理应用和二次开发的研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 5家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对儿脾醒颗粒患儿的用药数据进行分析,包括:(1)年龄、性别、中西医诊断、单次用药剂量、疗程、合并用药信息等特征的描述性分析;(2)联合用药及其种类的关联规则分析;(3)适用疾病痊愈时间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用药特征分析显示:共纳入5 351例患儿,平均年龄(4.16±3.41)岁,98.17%的患儿<14岁;有14.86%患儿低于说明书用药年龄的下限。适应证的西医诊断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包括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腹泻病、小儿厌食症,也可见便秘、免疫球蛋白A(IgA)血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中医诊断常见积滞、厌食、紫癜等,单用与联用在适应证分布和构成比上,无显著区别。单次用药剂量为(3.08±1.22)g,16.74%患儿出现超说明书用药,主要为低于说明书用量下限,特别是>5 岁患儿,其用量约为说明书的 1/2,单用与联用间,无显著性差异。用法主要为每天 3次(95.55%)。疗程平均(7.76±2.6)d,97.23% 患儿的疗程≤10 d(说明书),主要适应证(前 3位)的疗程约 7 d。合并用药中,87.78% 患儿联合 1 种药物,关联规则分析,主要药物组合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神曲消食口服液”,化学分类法(ATC)治疗学分类/中药功能组合为“消导剂-止泻药,肠道抗炎/抗感染药”。临床疗效观察:共纳入906例患儿,适应证以小儿消化不良和小儿腹泻病为主(83%),两种疾病的平均病程均约11 d,治疗7 d左右,疾病痊愈的中位时间,前者为21 d,后者为17 d,两种疾病3周的治愈率均超过50%;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瘙痒和恶心。结论 儿脾醒颗粒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广泛,适应证除消化系统的病症外,也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IgA血管炎等疾病,适用人群也可扩至婴儿,临床上常与同类中成药或益生菌制剂联合应用,对于主适应证,临床疗效尚佳,值得推广应用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