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优化方对实验性肠粘连的防治效果。通过对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及腹腔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蛋白含量的检测,探讨其对肠粘连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四磨汤组,活血通腑优化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备肠粘连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活血通腑优化方低、中、高剂量组在造模后,灌胃给予活血通腑优化方(0.65、1.3、2.6 g/100 g),连续给药10 d。四磨汤组灌服1 mL/100 g的四磨汤,连续给药10 d。各组大鼠于术后第11 d麻醉取下腔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β和TNF-α含量;并取腹腔液检测TGF-β1和CTGF的含量,同时记录大鼠肠粘连级别。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增高(P<0.01),腹腔液中TGF-β1和CTGF的含量也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活血通腑优化方低、中、高剂量组的肠粘连程度明显减轻(P<0.05),血清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腹腔液中TGF-β1和CTGF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活血通腑优化方可剂量依赖的减轻肠粘连的程度,对肠粘连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同时与抑制TGF-β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白芷中活血化瘀有效组分的谱效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玉屏风散(YPFS)诱导初期给药对Th2(Ⅱ型辅助性T细胞)型接触性超敏反应的效应,并利用HPLC-MS(液质联用)法测定玉屏风散含药血清中的成分。方法:Th2型接触性超敏反应造模采用Balb/c小鼠第1,2天用1.5%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溶液致敏腹部皮肤,第6天用0.6%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溶液攻击小鼠耳部皮肤,24 h后测定小鼠耳厚和耳重。致敏前给予地塞米松ip 剂量为0.67 mg·kg-1,YPFS(3.25,6.5 g·kg-1,ig),毛蕊异黄酮(0.5,5,10 mg·kg-1,ip),芒柄花素(0.5,5,10 mg·kg-1,ip)2 d,并在致敏第1~3天继续给药3 d,第4天停止给药(诱导初期给药)。含药血清检测采用ICR小鼠每天给予YPFS醇提物,连续给药3 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最后1次给药后1 h取血处死动物。血清经过乙酸乙酯萃取处理后,利用HPLC-MS法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耳肿胀度及耳重显著增加(P<0.01)。玉屏风散醇提物3.25,6.5 g·kg-1诱导初期给药能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度(P<0.01或P<0.05),减轻过敏性炎症。玉屏风散醇提物含药血清经HPLC-MS测定出3个主要成分,经鉴定分别为升麻素、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5,10 mg·kg-1诱导初期给药能显著抑制Th2型接触性超敏反应模型小鼠耳肿胀度,芒柄花素10 mg·kg-1诱导初期给药显著降低耳重。结论:玉屏风散诱导初期给药能显著抑制FITC诱导的小鼠Th2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耳肿胀度,含药血清测得的入血成分经过药效学实验验证,对Th2型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表明血清中存在抗过敏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体外循环(on-pump)和非体外循环(off-pump)冠脉搭桥术围术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变化,比较两种不同搭桥方法 的心脏损伤程度.方法 5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被随机平均分为on-pump组和off-pump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6,12 h和24 h检测H-FABP、cTnI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还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术后H-FABP和cTnI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H-FABP达到峰值时间明显早于cTnI;on-pump组术后各时间点标本浓度高于off-pump组(P<0.05).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cTnI相比,hFABP是更快速的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标志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肌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被动吸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低氧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体外循环下CABG患者126人,分为不吸烟组和被动吸烟组,后者根据每周暴露时间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10 h、10~20 h、>20 h 组。首先监测CABG术后各组低氧血症发病情况,其次记录各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应用Logistic分析观察被动吸烟情况与术后低氧血症的关系。结果 4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为20.00%、 25.93%、55.56%、59.26%,依次增高;被动吸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长于不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被动吸烟是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被动吸烟增加CABG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延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随着暴露时间增加,低氧血症发病率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芎芷石膏汤的镇痛作用及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和大鼠分为空白、模型、实验药物3个剂量和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0.2 g·kg-1),以芎芷石膏汤低、中、高剂量(小鼠:6,12,24 g·kg-1·d-1;大鼠:3,6,12 g·kg-1·d-1)灌胃给药干预7 d。福尔马林实验末次给药后30 min后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浓度为2.5%的福尔马林20μL(正常对照组除外)记录小鼠给福尔马林后第Ⅰ时相(0~5 min)和第Ⅱ时相(10~60 min)内小鼠舔右后足的累计时间。热板法于末次给药后15,30,60,90,120 min,在热盘痛觉测试仪(55±0.5)℃上记录每只小鼠首次舔后足或跳跃时间(s)。硝酸甘油所致大鼠偏头痛实验,末次给药后30 min,除空白对照组大鼠以相应剂量95%乙醇sc外,其余各受试组均sc硝酸甘油注射剂10 mg·kg-1,复制偏头痛模型。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测大鼠血浆NO,NOS和CGRP含量,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脑组织中5-HT,5-HIA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福尔马林实验模型组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第Ⅰ时相舔足时间,第Ⅱ时相舔足时间均明显增多。在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30 min内大鼠前肢挠头次数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大鼠血浆中的NO,NOS,CGRP明显升高(P<0.01),5-HT明显下降(P<0.05)。芎芷石膏汤能有效抑制福尔马林致小鼠疼痛反应,明显减少小鼠I时相舔足时间和Ⅱ时相舔足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并对热板致痛小鼠的物理疼痛镇痛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组大鼠血浆NO,NOS,CGRP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而脑中5-HT,5-HIAA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经不同剂量芎芷石膏汤灌胃后大鼠血浆NO,NOS,CGRP增加受到抑制,同时脑中5-HT向5-HIAA的代谢减少,5-HT的量增加,尤以中、高剂量组明显(P<0.05,P<0.01)。结论:芎芷石膏汤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中NO,NOS,CGRP含量和升高脑中5-HT含量,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慧  海广范  栗志勇  张婷  吕洁丽 《中成药》2014,(12):2491-2497
目的研究白芷抗内毒素血症的有效活性成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和小鼠注射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溶液所致内毒素血症模型,考察白芷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部位的抗炎、抗内毒素血症作用。结果白芷正丁醇萃取部位抗炎、抗内毒素血症作用最强,其色谱峰为欧前胡素(8号峰)、氧化前胡素(9号峰)、异欧前胡素(12号峰)及两个未知成分。结论 10批不同产地白芷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均能明显延长内毒素血症小鼠的存活时间,说明白芷抗内毒素血症谱效关系成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都梁滴丸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行为学及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都梁滴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硝酸甘油皮下注射制作偏头痛模型。各组大鼠灌胃给药后,分别观察其挠头次数,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测血浆NO、NOS和CGRP水平。结果造模后30 min各组大鼠前肢挠头次数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60 min阳性对照组和都梁丸高剂量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造模后90、120、150 min,都梁滴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组大鼠挠头次数均显著减少(P<0.05,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NO、NOS、CGPR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都梁滴丸高、中、低剂量组NO、NOS、CGRP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都梁滴丸可通过降低血浆中NO、NOS、CGRP水平来发挥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乳果糖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腹内压( IAP )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的影响。方法入选的5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增加丙氨酰谷氨酰胺和乳果糖,连续1周;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2、3、5、7天检测IAP 和hs?CRP,比较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 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高压( IAH)例数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后IAP和hs?CR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前者于术后第3天达峰值,而后者于术后第2天达峰值。术后第2天开始治疗组IAP和hs?CRP值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两组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联合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和乳果糖可有效降低IAP ,促进胃肠功能和心肌损伤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37例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和早期诊断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o07年1月本院收治的37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肿瘤发病部位以回肠22例(59.5%)最常见,其次是空肠12例(32.4%),十二指肠3例(8.1%)。其中小肠良性肿瘤为回肠3例(33.3%),空肠6例(66.7%);而小肠恶性肿瘤为回肠19例(67.9%),空肠6例(21.4%),十二指肠3例(10.7%)。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各种不同的辅助检查综合运用,有利于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