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以自控无创电刺激穴位治疗为主的两阶段序列疗法对单侧难治性原发性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单侧难治性原发性耳鸣患者42例,利用研究者发明的基于智能手机和蓝牙通信控制的耳鸣经络穴位治疗仪分别对听宫穴-翳风穴,听宫穴-中渚穴以及翳风穴-中渚穴三组穴位依次进行自控电刺激治疗,2周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第一疗程后,加用激素治疗1周,同时进行改善微循环治疗2周。采用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于治疗第2周、第4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2周后,4例痊愈,3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总有效率57.14%。治疗4周后6例痊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71.43%。所有治疗过程中无听力减退、失眠、局部损伤等副作用。治疗结束后1月,6例痊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71.43%;治疗结束后3月,4例痊愈,7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总有效率61.90%;治疗结束1月和3月的随访过程中,均无患者反映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有听力减退、局部损伤等任何副作用。结论 以自控无创电刺激穴位治疗为主的两阶段序列疗法是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耳鸣治疗方法,可以惠及耳鸣患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血肿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0例患者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两侧黏膜完整为甲组;90例患者术后黏膜完整,行一侧近鼻底处鼻中隔黏膜水平贯穿切开,长约1 cm,本研究称之为黏膜辅助切口为乙组;40例患者术后一侧或两侧鼻中隔黏膜有不对称破损为丙组。术后3组均予膨胀海绵填塞。结果甲组患者出现鼻中隔血肿5例,乙组和丙组患者皆未出现鼻中隔血肿,所有患者均无鼻中隔穿孔。3组之间的鼻中隔血肿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07,P<0.05)。结论对于术后两侧鼻中隔黏膜完整的患者,鼻中隔矫正后行一侧鼻中隔黏膜切开能有效预防鼻中隔术后鼻中隔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