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州市社区康复发展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康复发展的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社区医院、广州市综合性医院、广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46名康复治疗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年龄、收入与治疗支出、对国家政策的认识和医院收费评价、疾病种类与困难及期望改进项目、各种满意度及理想的康复模式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社区与综合性医院康复治疗住院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康复病种以心脑疾病,颈肩腰腿病和脊髓损伤为主,主要困难为运动功能障碍.综合性医院患者的收入与治疗支出(8000 3300,10000 2400)元均明显高于社区医院(2300 ± 450,2344±680)元(P<0.05);患者的技术满意程度及生活与社会心理满意程度高于社区医院;而服务满意度低于社区医院(P<0.05).62.1%的患者认为社区康复是较为理想的康复模式.结论:社区康复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主要任务为运动功能康复,是目前较理想的康复模式,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平衡仪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平衡仪组加用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法,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FMA)、平衡功能(PST值、LOS值)和步行能力(步速、步长)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且平衡仪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在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因创伤后而出现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者共27人,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结果:结论: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达70度以上,其中3例完全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平均104.70±16.74度,能以正常步态行走。结论:关节松动术能改善创伤后膝关节粘连所致屈曲活动受限,让患者能恢复正常步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站立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6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站床组23例、减重组19例和智能组21例,三组患者在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电动起立床、减重系统和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前后评价三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三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减重组和智能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均显著优于站床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减重系统和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训练能更有效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