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早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者为清·叶天士。叶氏(江苏苏州人,号香岩,字,天士,名桂)取各家之长,把外感温病由浅入深或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分为卫、气、营、血等四个阶段,并以此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最早创立三焦辨证者为清·吴鞠通。吴氏(名瑭,江苏淮阴人)受叶天士的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收治以斑蝥治疗狂犬咬伤而致急性中毒者19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源于门诊。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为4~12岁者2例,13~25岁者4例,26~45岁者9例,45岁以上者4例。病程最长者9天,最短者2天,平均为5.9天。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炎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以下简称蛋白比例倒置),反映肝细胞受到损害,蛋白质的合成能力降低。笔者根据血清蛋白的测定情况,参考常用的有关检查项目,如麝香草  相似文献   
4.
一、齿(?) 贺××,男,45岁。1979年6月24日诊。患慢性肝炎已三年,久治未愈。近月来因郁怒而出现晨起牙龈出血,量少色红,两胁灼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结,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肝功能检查:硫酸锌浊度20单位以上,麝香草酚浊度13单位。此乃情志抑郁,气郁化火,肝火上炎,迫血妄行。治以清泻肝火:龙胆草10克、栀子12克、黄连6克、黄芩8克、当归12克、丹皮12克、香附6克、生地15克。服四剂后,出血明显好转。继服七剂后,  相似文献   
5.
最早指出温病症状者,是张仲景。张氏在《伤寒论》中指出:外感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张氏对其症候虽论之言简,但明确指出了温病初起具热象偏重之特点温热学派的奠基人,是刘完素。刘氏(字守真,金代河间人)认为,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应以寒凉  相似文献   
6.
醴陵新阳李某,弱冠未娶。1988年孟春四日,猝感脑内一物坠落,倾之耳闭,鼻塞,四肢无力,夜眠不安。逐入当地卫生院延医,医谓“神经官能症”。施以安定、补脑汁、刺五加、蜂皇浆诸药,治疗一周罔效。耳闭不闻音声,疾呼闻微;鼻塞不通,香臭难辨。有一日鼻中流涕,双指捏鼻,复力排气、送气。此一招涕出毕,然脑中之坠物顿觉上升,耳通鼻畅,心情奋奋焉,须臾,原状复出,试以原法而效,以致每5~7分钟施用一次,形成“感脑内之物坠下——耳鼻闭塞——捏鼻送气——坠物上升——耳鼻通畅”之循环。转求医于市人民医院,心电图、脑电图查之无异,五官科、内科判为正常,三大常规、肝、肾功能查无特殊。终诊以“心脏神经官能症”。予以安定,维生素B_1、ATP、心得安诸药,并嘱去杂念,强锻炼,服药月余亦少功。又以中药养心定志,滋阴强肾,酸枣仁、归脾、  相似文献   
7.
△最早疏注《灵枢》者——明·马莳,马氏字仲化,号玄台子,明代会稽人。他深研《内经》,除注解《内经》之《素问》部分外,还将《灵枢》部分分卷疏注,创名《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相似文献   
8.
自1980年以来,笔者自拟化淤理气法先后观察治疗肝炎后综合征38例,疗效尚为满意,现总结报导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18~26岁17人,27~36岁17人,37~44岁4人;其中急性甲型黄疸肝炎29例,甲型无黄疸型肝炎5例,乙型黄疸型肝炎4例;病程最长者2年,最短者6个月;接受本法治疗最长40天,最短24天。全部病例均在门诊治疗。疗效观察 1.疗效判断标准: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3次(每月一次)肝功能、超声波检查均无明显损害,一年以上无复发者,好转:服药期间症状改善明显,肝功能、超声波检查仍正常,停药后疗效不稳定者;无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归脾汤加减治疗肝炎伴血小板减少,疗效尚好,现将完整记录者9例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5例。年龄在24~47岁。病程2~4年7例,5~7年2例。全部病例均  相似文献   
10.
中药之最     
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拳草经》。原书早已亡佚,现行本乃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而成。全书载药365种,分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三类。本书详尽介绍药物性味,生长环境,主治功用等,是一本重要中药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