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白二乌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炳勋 《中医研究》2005,18(9):45-45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称RA)是一种以四肢小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该病以周围关节的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常有晨僵、皮下结节、关节侵蚀性等改变,病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晚期常因关节强直畸形,而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甚至发生全身并发症而死亡.2002-10-2004-10笔者以一白二乌汤为主方辨证加减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炳勋 《中医正骨》2007,19(8):64-64
自2000~2003年,采用双根加压空心钉加股方肌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杨炳勋 《中原医刊》2005,32(19):41-42
自1999~2004年应用髂骨移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炳勋 《中外医疗》2011,30(19):82-82
目的 总结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骨折的病例并加以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的患者78例.结果 优65例,其中39例为使用外固定架的闭合性骨折患者,15例为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闭合性骨折患者,5例为单纯使用内固定术的开放性骨折患者,6例为使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  相似文献   
5.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常因老年人骨质疏松,较多发为不稳定型骨折,并且患者常伴有多种疾病及全身情况差,不能接受长期卧床及大创伤的手术.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山东潍坊三维骨科医疗器械研究研制)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107例,达到了早期下床,减少并发症的目的,疗效确切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重症脊髓型颈椎病采取颈椎前后路Ⅰ期联合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2007年4月至2010年11月住院的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采取颈椎前后路Ⅰ期联合治疗,另对照组42例采用Ⅰ期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14个月。结果采用日本JOA17分法评估,治疗组的综合改善率为93%,对照组的综合改善率为81%。结论颈椎前后路Ⅰ期联合手术治疗能能改善椎管的内容面积,使得受压的脊髓尽快得到缓解,疗程较短,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炳勋  罗国栋 《中外医疗》2009,28(32):63-63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合用生物膜修复小腿骨折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小腿骨折并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5例骨折复位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组5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膜包绕受损神经;比较2组骨折及神经受损治疗疗效。结果2组骨折均愈合良好;但对照组受损神经治疗后优良率为74.55%(41/55),治疗组神经优良率达89.47%(51/5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合用生物膜修复小腿骨折并神经损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在腰椎滑脱症上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52例,以上病例均经X线片及CT检查后确诊,手术时采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须要随访。经随访后,所有患者临床疗效如下:本院收治的5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在横突间使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其中有39例患者状态达到优,即症状完全消失,可以正常工作,所占比例为75%;有6例患者状态为良,即仍有腰背痛,但不影响工作,所占比例为11.54%;有5例患者状态为可,即症状同以前相比有轻度好转,所占比例为9.62%;有2例患者状态较差,即症状有些加重,所占比例为3.85%。并发症情况如下:其中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为:硬脊膜撕裂患者共5例,所占比例为9.62%;神经感损伤患者共3例,所占比例5.77%;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在手术完成后随访的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为:切口血肿患者共8例,所占比例为15.38%;椎间隙感染患者共5例,所占比例为9.62%;脑脊液漏患者共3例,所占比例为5.77%;肺栓塞患者共2例,所占比例为3.85%,总计并发症发生率为34.62%。结论: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其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较多,应该仔细操作,及时随访,早期预访和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杨炳勋 《中原医刊》2011,(14):89-90
目的介绍双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使用双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71岁,平均39.2岁;右侧20例,左侧17例。根据AO分型,C1型10例,C2型14例,C3型3例。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局部肥胖程度,选择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单纯肱三头肌纵向劈开入路或者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先将肱骨髁间骨折固定成肱骨髁上骨折,然后再复位固定肱骨髁上和肱骨干。使用双锁定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后6个月采用Mayo肘功能评分标准结舍X线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Mayo肘功能评分平均89分,优12例,良14例,可1例,无评分差病例。优良率为96.3%。肘关节屈曲范围70°-130°,平均100°;肘关节伸直范围0°~45°,平均30°。术后6个月X线示:骨痂丰富,骨折初步愈合。结论内外侧双锁定重建钢板能为肱骨髁间骨折提供坚固的内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7例(41足)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圊定,采用“L”形切口,跟骨钛板适当塑形,螺钉固定,术后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优良率85.37%(35/41)。结论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提高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