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清林  黄贞明 《中成药》1995,17(10):13-14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复脉定冲剂中远志有效成分3,4,5-三甲氧基反式肉桂酸乙酯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标准。  相似文献   
2.
靛玉红肟衍生物及有关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靛玉红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新药。有效率为87.26%。为了进一步提高靛玉红的疗效,减少副作用,探索其构效关系,制备了十九种衛生物,经药理抗动物肿瘤筛选,N,N′—二甲基靛玉红、N—甲基靛玉红肟、N—甲基靛玉红、N—甲基靛玉红肟甲醚、N—乙酰靛玉红和靛玉红肟等有效.  相似文献   
3.
斑蝥中斑蝥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斑蝥中斑蝥素的提取工艺。方法测定回流提取、超声提取和冷浸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斑蝥中斑蝥素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回流提取,即加7倍量的丙酮,浸泡3h,回流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工艺可供制订斑蝥提取工艺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山羊角提取物中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柱前衍生2,4-二硝基氟苯法(DNFB-HPLC)检测山羊角提取物中常规氨基酸含量。色谱柱为Elite AAK(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乙腈-水(1∶1),流动相B:0.05 mol/L的醋酸钠缓冲液(pH=6.4),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7℃。结果:氨基酸浓度在2.50~125.0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氨基酸的平均回收率在97%~106%之间。但山羊角提取物各批次之间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柱前衍生DNFB法适合用于山羊角提取物中氨基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华西药学杂志2010,(2):210-211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生脉袋泡茶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0nm。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珍袋泡茶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迪马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7∶83),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1053~2.10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1.17%(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八珍袋泡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生脉袋泡茶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 用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5:3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五味子醇甲0.0834~0.4168 μg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56%,RSD=1.85%(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HPLC测定参仙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测定参仙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淫羊藿苷在进样量0.592~2.96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2%,RSD 0.5%(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参仙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昆明山海棠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临床应用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等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报道。  相似文献   
10.
国内近年糖尿病肾病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DM病程10年以上者约50%并发DN,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中DN所占比例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