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2.
杨承居 《山东医药》2006,46(30):29-30
对267例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0岁、GCS评分3~5分、双侧瞳孔散大、呼吸不规则、低血压及低血氧、颅内压〉37.5mmHg、受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2h、硬膜下血肿、中线移位〉10mm、环池和四叠体池消失、血肿量≥30ml是重型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09年9 月一201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PMO患者72例,按照年龄分组为A组、B组与C组,其中A组年龄50 -59岁20例,B组年龄 60 -69岁30例,C组年龄70 -79岁22例,均予以阿仑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比较三组治疗前后VAS评分、TRACP-5b、BLAP 骨代谢生化等指标。结果予以药物前三组VAS评分、TRACP-5b、BLAP骨代谢生化指标,随年龄增长呈正相关性(P < 0.05),骨密度值BMD随年龄增长呈负相关性(P <0. 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均有下降,A组下降的幅度均比B、C组多,B 组下降的幅度比C组多(P <0.05);三组骨密度值BMD均有提髙,A组上升幅度,均比B、C组多(P <0.05,P <0. 01),B组上 升幅度比C组多(P <0.05);三组TRACP-5b、BLAP骨代谢生化指标均降低,A组降低幅度,均比B、C组多(P <0.05,P <0..01), B组降低幅度比C组多(P <0. 05)。结论不同年龄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应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的效果均 较显著,且疗效与年龄增长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五味子与黄药子合用时,对黄药子所致生化及肝肾病理改变的缓解作用。方法对比黄药子组、拮抗组小鼠在给药60d后观察肝脏生化指标、病理。结果拮抗各剂量组对相应剂量黄药子所致的ALT升高及病理改变有明显的缓解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科1978年2月~1984年10月共收治新生儿黄疸72例,占同期住院总数的2.8%,占新生儿住院数的27.5%。现将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病理性黄疸45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在疗效上与未用中药的21例对比观察。临床资料男29例,女16例。男:女=1.8:1。年龄最小生后6小时,最大28天。3天以内发病者11例,其中发病最早者生后6小时;3天以上发病者34例。45例中确诊为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1例,ABO 溶血症4例,败血症25例,黄疸并发于肺炎4例,并发硬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33天。因呼吸困难,喘憋20余天于1984年5月18日入院。患儿生后第3天出现呼吸困难,并日趋加重。13天时皮肤出现黄染,至入院时尚未完全消退。曾肌注青霉素效果不佳,近4天喘憋加重。其双亲非近亲婚配,家族中否认遗传病及结核病史。体检:体温36.2℃,脉搏160次,呼吸66次。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口唇无发绀。皮肤可见轻度黄染。胸廓无畸形,气管向左侧明显移位。右侧肋间隙饱满,语颤减弱,叩诊呈广泛性浊音,听诊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肝肋下4cm,脾肋下1cm,其它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红细胞480万,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肿瘤早期症状隐匿,不容易发现,临床表现有明显进展性。为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我们对收治的61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贲门癌术中残胃填塞纱布的应用山东省郓城县人民医院(郓城县274700)姜继臣,杨承居,刁秀君自1992年以来,我们在137例贲门癌切除术中,先在残胃内填塞纱布再行胃食管吻合,收到较好效果:每例手术平均缩短手术时间25分钟,而且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和胸腔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在尿液中检测大肠埃希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文献报道的LAMP检测方法和分离培养法分别对95份尿液标本进行大肠埃希菌检测;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来评价LAMP法和分离培养法的一致性。结果 LAMP方法检出20份标本大肠埃希菌阳性,阳性率为21.05%,可通过肉眼判断结果;分离培养法检出12份阳性,阳性率为12.63%;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0.025相似文献   
10.
黄药子对小鼠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药子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及其病理改变。方法:确定小鼠对黄药子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并按1/4MTD、1/8MTD连续给药15,30,60d观察其生化指标变化及病理改变。结果:黄药子1/4MTD组、1/8MTD组小鼠ALT、肝脏指数等指标较对照组异常增高,与给药剂量和时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停药后给药组小鼠的肝脏指数和生化指标及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病理变化可见肝细胞混浊肿胀、坏死、炎细胞浸润等组织学改变。结论:黄药子主要损伤小鼠的肝脏和肾脏。其对肝脏的影响包括对肝脏细胞的直接损伤和破坏肝细胞代谢途径所导致的肝结构损害;对肾脏的损害主要是对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直接细胞毒性和严重实质性肝损伤所导致的急性肾小管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