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孟考 《新医学》2005,36(7):418
阅读贵刊2003年第6期刊登的"阿托品联合地塞米松佐治胆绞痛43例临床观察"[1]一文后,受益匪浅.笔者于2003年7月~2005年2月参照该文方法,选择35例胆绞痛患者进行验证,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现象明显增高,及时区分真性性早熟与假性性早熟,有助于对患儿身体状况的判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预防措施。自1996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共接诊性早熟女童41例,通过对其血清中生殖生理激素的测定,发现大多数性早熟女童属于假性性早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保健品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可是在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一些问题已经显露出来,并且这个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了“问题产业”。如何改变这种尴尬局面呢?让我们展望一下它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和尿液标本中巨细胞病毒(CMV)DNA的检测对肾移植受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74例临床肾移植受者血清与尿液中巨细胞病毒DNA载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4例受者中尿液标本CMV-DNA阳性率(16.1%)明显高于血清(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尿液标本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清标本。结论临床选择CMV的送检样本类型对提高其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能较大地提高肾移植受者CMV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平扫CT平均密度及直方图分析作为诊断依据,对少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与肾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诊断效能及净受益。方法:分析37例肾脏少脂肪AML(41个病灶),32例肾嫌色细胞癌,3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平扫CT图像,测量并计算其平均密度、直方图10%密度等参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以上参数对少脂肪AML与肾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鉴别诊断效能的优劣。应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比较以上参数作为诊断依据对少脂肪AML和肾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净受益。结果:以平均密度及10%密度鉴别少脂肪AML与肾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和0.7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平均密度及10%密度鉴别少脂肪AML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AUC为0.83和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平均密度及10%密度鉴别少脂肪AML与肾嫌色细胞癌的AUC为0.71和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少脂肪AML与乳头状肾细胞癌,以平均密度和10%密度为诊断依据,将30%以上的恶性可能性作为处理阈值,则患者净受益高于全部处理。对于少脂肪AML与嫌色细胞癌,以平均密度为诊断依据,将35%以上的恶性可能性作为处理阈值,则患者净受益高于全部处理。如果以10%密度为处理依据,将任意恶性可能性为手术阈值,净受益均高于全部处理,且在45%的阈值水平下,净受益率高于根据平均密度处理的水平,但在45%~80%水平阈值,则低于依据平均密度处理者。结论:CT平均密度及直方图分析有助于鉴别少脂肪AML与肾嫌色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可使患者有明确且不同的受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瘘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乳腺导管瘘165例,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和病理切片.治疗方法是将乳腺瘘管和受累的导管完整切除,一期缝合切口.结果 术后预防感染,本组病例均术后8d拆线痊愈,效果满意,随访126例两年没一例复发.结论 结合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对疑难病例术前可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采取整块切除乳腺瘘管和受累的导管,疑为乳癌的病人术中应作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满意.为理想的治疗乳腺导管瘘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术式绒毛取材(CVS)的相对安全性。方法:105例宫内孕6~12周、单胎妊娠孕妇随机分为两组B超引导下经宫颈绒毛取材(TC-CVS)和经腹绒毛取材(TA-CVS)。结果:TC-CVS组的组织污染率、取材不足率、流产率、术后感染率均高于TA-CVS组,其中组织污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TA-CVS较TC-CVS更为安全、可行,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血常规在判断炎症疾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机体在受到细菌感染和创伤打击下通常会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上有变化,然而有时由于机体反应差或受到某些药物的影响,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不一定高,不能真正反应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术前寻找可早期用于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与否的生物标志物极具临床应用价值。探讨MRI影像组学参数预测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建立和验证用于术前预测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子宫颈癌非淋巴结转移患者和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共20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术前MRI检查。选用MRI图像分别为T2加权图像(T2 weighted image,T2WI)和T1增强图像(T1 contrast +,T1C+)。使用ITK-SNAP软件进行三维手动分割子宫颈癌肿瘤区域。通过开源的python包Pyradiomics和python编程平台jupyter notebook,经过10种图像类型体系和6种特征体系来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选取子宫颈癌患者202例,其中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10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98例。T2WI序列和T1C+序列模型分别提取1 923个特征,T2WI联合T1C+序列提取3 846个特征。通过建立影像组学标签,经过机器学习模型验证影像组学标签。最后将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作为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定量表现。结果:T2WI序列选取特征排序前14名的特征进行分类器训练,训练集AUC=0.810,测试集AUC=0.773。对于T1C+序列选取了特征排序前16名的特征进行分类器训练,训练集AUC=0.819,测试集AUC=0.781。在T2WI联合T1C+序列中选取了特征排序前16名的特征进行分类器训练,训练集AUC=0.841,测试集AUC=0.803。结论:T2WI联合T1C+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对早期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小组教育组和看图对话组各60例,小组教育组以小组模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看图对话组利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互动式教育,比较两组教育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两组教育后FBG、2hPBG、HbA1c均优于教育前(P<0.05);两组教育后FBG、2 h 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教育和看图对话教育均能较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