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陈克勤副研究员致力于针灸临床三十余年,经验丰富,屡有手到病除之效,现将其治疗“失眠”、“中风”经验整理如下:一、失眠导致失眠之病机颇为繁杂,或因心肾不交,心阳独亢;或因心脾气虚,血不养神;或胃中不和,有宿滞痰火内扰等。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临床诊疗腮腺炎过程中,根据本病患者热毒炽盛的病理特点,采用白矾蛋清外敷治疗,收到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5岁者8例,6~12岁者17例,12~21岁者5  相似文献   
4.
米伯让主任医师涉入医林数十载,学宗岐黄仲圣,善撷叶吴之长,不但理论造诣颇深,而且临证经验丰富,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研究确有独到之处。兹将其辨治钩体病、出血热之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一、审因测机,注重肾虚伏邪外越米老认为,导致温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其外因主指温毒、疫疠之气以及气候偏胜,或饮食不节、过度劳碌、情志刺激等;内因主要是人体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因素,  相似文献   
5.
皮肤病多顽固难治反复发作,临床医生大多注重药物,虽有一定效果,有些病目前尚难解决。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陈克勤副研究员潜心研究针灸治疗皮肤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经验简介如次。皮肤病固然与病邪侵袭有关,然脏腑经络病变也同样可以反映于外,从而出现明显的皮肤损害,所以,通过刺激腧穴、经络以改变内在脏腑状态,协调其功能活动,可收内病去而外病除之效。皮肤病大多仅见局部病损,全身证候却不明显,辨证比较困难。陈师根据经络循行肌表有其一定的走行规律及分布区域这一基本原理,强调临证之际注意辨别病损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7.
<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定性定量的标准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同时,对中医药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世界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那么,中医药学有无性量标准?是否属于科学呢?对此,笔者略谈管见,不妥之处,敬请同道赐正。一、中医药学有性量标准中医药学是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养生防病和医疗实践的结晶,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和医疗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事实说明,中医药是一门适用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在和各种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古代医林先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把这些用不同的性量作以纪录与描述,广泛用于说明形态结构,阐述生理活动,分析病机演变,指导临床诊治,特别是选方遣药诸多方面。早在两千余年前的《内经》中就有“五脏六腑”、“五官九窍””等记载,并对人体脏腑器官的形态、大小、质地脆硬等均作了定量描述。诸如《灵枢·肠胃篇》云:“胃……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小肠……大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回肠……”;《灵枢·平人绝谷篇》谓:“大肠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长三丈二尺……肠胃之长,凡五丈八尺四寸”。现代研究表明,《黄帝内经》在解剖形态学方面对人体骨骼、血脉长度、内脏器官之长短、大小、容量多少等记载与现代医学基本吻合,例如:中医认为食管与肠之比为1:35,而现代医学为1:37,两者数值非常接近。据此可见,早在《内经》时代中医学已有较为明确的  相似文献   
8.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其《外感温热篇》中指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长期以来,大凡言“动血”每指血热出血,谈“散血”皆谓活血化瘀,如此解释,鲜为人疑。笔者认为,此释大有商榷之处,本文欲就“动血”“散血”四字本义所指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9.
张谷才教授,江苏如皋人,年近七旬,医教四十余载。学崇歧黄仲圣,博采诸家之长,善用通腑法救治危急重症,每获奇效。兹将其治疗败血症两例整理如次,以飨同道。病例一戚××,男,25岁,江苏省泰县人。1975年6月25日初诊。患者于本月21日清晨自觉发热,腰痛,全身不适,倦怠乏力。翌日热势转剧,体温高达40℃,诸症遂重。26日转住入秦潼某医院就诊,经用抗菌消炎、解热、激素等治疗均乏效。28日请中医科会诊:高热烦躁、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大便胶滞不畅、  相似文献   
10.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又是学习《方剂学》与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课之一,故学好《中药学》至关重要。学习《中药学》有诸多好方法,然笔者认为惟有比较、分析、归纳之法收效较佳,且用之亦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