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七叶皂苷钠治疗CPHD合并周围性水肿3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周围性水肿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口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06年12月~2007年4月收治门诊和住院CPHD患者60例,并排除肾功能衰竭、肝硬化、阻塞性静脉疾病。入选病例按照随机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益智聪明方对血管性痴呆(VD)病人治疗前后血脂、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的干预,并进一步探讨该复方中药抗V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VD病人,采用双盲双模拟研究方法,随机分为益智聪明方组(治疗组)和吡拉西坦(脑复康)组(对照组),从ET-1、NO、血脂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设健康组,以了解VD病人的ET-1、NO水平。结果VD病人血液ET-1、NO明显升高,与健康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7%,对照组为84.62%(P〉0.05),两组显效率分别为50.98%与32.69%(P〈0.05)。治疗组ET-1、NO及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益智聪明方对VD病人的预后影响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液ET-1、NO的含量及调节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益智聪明方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V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1例予益智聪明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对照组52例脑复康片,每次0.8 g,每日3次口服。2组均予配合调整饮食结构和基础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总体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神经功能(NF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DL、中医证候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MMSE积分、NFDS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PO均显著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智聪明方治疗VD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VD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LPO水平。  相似文献   
5.
杨俊环  于广梅  崔东 《山东医药》2005,45(13):76-76
1998年10月至2002年11月,我院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7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智聪明方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3例VD患者,采用双盲双模拟研究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智聪明方)51例和对照组(脑复康)52例,用四色流式细胞仪、羟胺氧化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血液T细胞亚群、SOD、MDA的水平,并与15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VD患者SOD水平低下,MDA水平升高,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益智聪明方治疗后能使患者CD3+、CD4+、CD4+/CD8+比值恢复正常,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浆SOD、MDA均有较好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SOD、MDA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及P<0.01)。结论:VD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存在高MDA血症和低SOD血症。益智聪明方能有效地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与其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免疫功能,调节血浆SOD、MDA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杨俊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38-5338
目的观察肌氨肽苷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肌氨肽苷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86例,仅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P〈0.01)。结论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由于新型农药呋喃丹广泛应用于花生、玉米等拌种,故使小儿意外性中毒不断增加。我院属基层单位,接收治疗中毒病人比较多。1992年3月至1996年9月仅小儿呋喃丹中毒病例就收治35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4例,女11例。年龄:<3岁8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立体定位方法在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急性HICH患者随机分为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定位组60例和简易三维立体定位组60例,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定位组术前采用螺旋CT扫描颅骨三维图像立体重建,通过观察血肿在颅骨表面的三维空间上的投影位置,进行各种数据的测量。然后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在患者头部确定最佳穿刺点,应用软管进行穿刺引流。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立体定位组总有效率90%(54/60),高于简易三维立体定位组70%(4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34,P〈0.05)。平均住院天数(16.7±3.6)d少于简易三维立体定位组(20.8±2.1)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50.8±8.9)分高于简易三维立体定位组(36.2±9.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t=9.69,P均〈0.05)。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立体定位组一次成功率86.7%(52/60),高于简易三维立体定位组71.7%(43/60);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1.7%(7/60)低于简易三维立体定位组20.0%(1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螺旋CT三维立体定位方法引流治疗HICH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